基層連線鐫曙光,青春聚力正當時
7月4日上午10點,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赴岳陽市江南鎮暑期實踐團全體成員在江南鎮黨委書記李亮的帶領下來到鴨欄村。稍后,工作交流會在村委會召開,村支部書記蔣發強,黨委委員向易出席此次會議,調研團隊全體成員參會。
蔣發強針對性地給團隊成員介紹了當季的農忙情況,科普當地特色治水工程如鴨欄電排、楊樹林以及長江大壩等基本情況,以便我們開展后續的實地體驗和勘察工作,鼓勵調研團隊入戶為當地孩童宣講防溺水知識,并向調研團隊推薦了肖清君等成功依靠當地特色農業生產模式發家致富的采訪人,向調研團隊分享寶貴經驗。
向易總結了近幾年來鴨欄村特色農業生產模式:玉米大豆套種、水稻油菜輪作、水稻龍蝦共作三種,主要經濟作物為油菜和大豆。另外,鴨欄村近幾年大力發展油菜花田與荷花池塘等相關旅游產業以吸引人流量,從而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最后團隊成員與諸干部就當地管理理念的轉變展開討論。向易談到,2017年以前,鴨欄村最具特色產業之二為牛蛙養殖和養羊業,憑這兩大產業為鴨欄村帶來了巨大經濟效益,但隨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政策落實,當地政府認識到牛蛙養殖和養羊業會導致水質污染、河道生態破壞等環境問題,遂于2017年取締收益甚高的兩大產業,轉而積極探索推動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除此之外,鴨欄村開發野湖,并每月對其進行水質檢測,確保農田用水、生活用水、生態用水的安全性。
“草木植成,國之富也。”在鴨欄村,看得見的綠色在快速生長,看不見的綠色也在漸漸萌生,綠色越來越成為其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時間:2023-07-04 作者:曾珊艷 來源:湘潭大學 關注:
- 垃圾分一分,環境美十分
- 為改善當下垃圾污染問題,減少垃圾處理量和處理設備的使用,降低處理成本,減少土地資源的浪費,提高垃圾的資源價值和經濟價值,7月4日
- 07-04
- 基層連線鐫曙光,青春聚力正當時
- 2023年7月4日,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赴岳陽市江南鎮暑期實踐團連線基層,走訪鴨欄村,與當地村干部一同于當地村委會召開工作安排交流
- 07-04
- 銘記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
- 7月2日,江蘇海洋大學海洋技術與測繪學院“追溯紅色記憶,賡續精神譜系”——地理信息系統下的“兩園兩館”紅色專線實踐團隊前往江
- 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