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滿鄉間,振鄉村田野之美
——彩虹心靈筑夢團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了“打造美麗鄉村,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在黨的十九大中又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因此,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九大指示,加強對美麗鄉村的建設,切實實現鄉村振興戰略,推動村莊產業,人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在初入盛夏,全國各地的學生們迎來了盛夏的節日——暑假時,重慶移通學院彩虹心靈筑夢團的隊員們沒有選擇宅在家里享受暑期的愜意與休閑,而是利用所學知識深入鄉村開展了“三下鄉”實踐活動,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勞動創造幸福,奮斗書寫華章。為深入學習“弘揚勞動精神”的重要思想,重慶移通學院彩虹心靈筑夢團于7月1日跟隨著綦江區玉龍村村委會的腳步走進田野,開展最后一天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為鄉村振興助力。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一步社會上出現了一些對勞動的錯誤認知,有些同學不理解,不愿意勞動,認為勞動是辛苦且耗時的。但是只有勞動才能建設美麗鄉村,助力鄉村振興。勞動創造了世界,勞動創造了歷史,勞動創造了人類,勞動創造了價值。達·芬奇曾說過:“勤勞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勞一生可得幸福長眠。”而作為新時代接班人的青年群體更應該積極投身勞動。所以重慶移通學院彩虹心靈筑夢團早早的便出發前往玉龍村為村民們除草并整理路邊的綠化帶,深刻發揮作為時代新人建設美麗鄉村的擔當精神和甘于奉獻的勞動精神。志愿者們到達目的地后才發現除草并不像想象中簡單輕松,剛開始除草時,志愿者們不僅對鐮刀的運用不熟練,還有些分不清雜草與綠植的區別,這導致志愿者們前期的工作進展十分不順。終于在幾位過路村民的熱心指導下初步掌握了拔草的要點,隨后志愿者們分工合作,很快便清理完了綠化帶中的雜草。時代賦予勞動以新意,鼓舞青年人用勞動來開創未來,成就強國夢。志愿者們也明白要在不斷的勞動實踐中端正勞動態度,培養勞動意識,養成勞動習慣,在時代中重煥青春光彩。
逐勞動之光,揚時代之帆,熱愛勞動,從青年人做起。經過志愿者們一上午艱苦卓絕的奮力勞動,沿路的雜草野花終于被清理完畢。在志愿者們返回的途中恰好遇見了玉龍村黨群服務中心的萬云剛書記,他表示:感謝各位志愿者們這幾天在玉龍村的辛苦付出,玉龍村的老人們因為你們的到來而多了許多笑容,村中的孩子們也學習收獲了許多知識,中國有你們這一代青年人是了不起的。志愿者們聽完覺得這五天的努力都是值得的。作為中國的青年人,大家始終堅信著,當今時代奮斗是最堅定的許國,勞動是最深刻的奮斗,讓我們以勞動之光閃耀青春花路,以時代之情,重燃勞動盛焰!
每一次活動,每一次進程,都是一段難忘的回憶。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這五天里,志愿者們走進玉龍村,下地種豆,鋤草納新,以粽送暖,與老人圍坐談心,與小朋友相處融洽。在陣陣歡聲笑語中,彩虹心靈筑夢團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結束了。志愿者們走進山區,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亦是一場心靈的碰撞,一種關心,一份感動。在本次“三下鄉”活動中,玉龍村各位村干部大力支持,指導老師認真負責,志愿者辛苦付出,大家都收獲頗多。此次社會實踐不僅培養了大家將理論應用于實際的能力和團隊合作的精神,也實現了社會實踐進程中“服務社會,鍛煉成才”的目標。這也正是“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意義所在。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的建設者,通過自己的所學知識促進鄉村的發展,是作為當代大學應肩負起的時代的使命。讓我們用愛溫暖大地,將希望留在田野。
編輯:劉秋言 張娜
時間:202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