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香里憶鄉情,巴渝濤聲激新音“——東南大學重慶火鍋文化記憶回溯隊社會實踐調研
重慶火鍋,起于市井,興于草根。它始于清道光年間,源于重慶碼頭船工纖夫的粗放餐飲方式。后在抗戰年間有了較大發展,重慶大街小巷遍開火鍋店,并隨著改革春風迅速輻射全國各地。因其獨特的風味,它不僅火遍全國,而且作為渝菜烹飪文化遠渡重洋,在國外有一定影響力。
重慶火鍋,雖然憑借其獨特的味道和親民性已在海內外擁有良好的群眾基礎和廣泛的傳播,但仍面臨著一系列文化傳播與發展的問題。例如,“火鍋傳播廣,文化傳播淺”,很多時候群眾對于重慶火鍋文化的理解僅僅停留在火鍋本身和餐飲表面而未深入到文化的內里;在重慶火鍋文化走出本土的傳播過程中,如何做到與他鄉的文化交融而不碰撞,等等問題。
另一方面,伴隨著中共二十大的召開,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命題也再次被強調。在文化傳承的問題的討論中,重慶火鍋文化與戲曲藝術,或者非遺技藝不同,它面臨的不再是文化生存問題,而是在已解決生存問題階段之后的文化傳播和發展問題,這是一個需要我們去更進一步深入思考與探究的問題。因此,研究重慶火鍋文化發展歷史,并思考與探尋重慶火鍋文化的傳播與未來發展,其實是在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與發展提供一個先鋒案例,為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命題交出一份重慶答卷。
而來自東南大學的6位重慶籍同學,在這樣的思考引領下展開了對重慶火鍋文化的社會調研,組成了東南大學重慶火鍋文化記憶回溯隊。團隊成員先后來到重慶火鍋年歡節現場、鍋鍋筵水八塊火鍋店等地進行社會實踐調研考察,同時采訪了重慶火鍋文化研究學者林文郁先生,在林先生深入的講解中,團隊成員對重慶火鍋文化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此外,團隊成員在回溯重慶火鍋文化歷史的過程中不斷地思考與探索重慶火鍋文化的內蘊所在,同時也在不斷深入了解重慶火鍋的發展現狀與問題,并思索與探尋重慶火鍋的未來發展方向,正如前文所說,我們想以探索的力量交出一份文化傳播的重慶答卷。
時間:2023-02-09 作者:東南大學重慶火鍋文化記憶回溯隊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雷鋒精神永不褪色 志愿風貌煥然一新
- 為了弘揚艱苦奮斗、銳意進取的精神,加強當代青年的思想道德建設,激勵廣大青少年堅定理想信念,河南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夢朝陽
- 02-09
- 傳承紅色基因,永葆初心使命
- 接受黨史教育洗禮,砥礪初心使命,傳承紅色基因,汲取智慧力量,激勵廣大青少年兒童堅定理想信念,1月25日至2月7日,河南工業大學材料
- 02-09
- 以雷鋒精神為槳,劃進時代新篇章
-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團中央關于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指示,河南工業大學材料科
- 02-09
- 研學環保回收,探究綠色循環
- 實踐團隊通過研究學習物流循環企業的廢舊物資拆解回收再利用工藝,了解“萬物循環,生生不息
”的綠色循環新動力如何成就再生資源行業
- 02-09
- 新十條走進課堂
- 皖南醫學院“徽康”實踐團隊于2023年2月9日走進明光市人民子弟小學,將“新十條”帶進課堂。
- 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