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楮島村沿海而居,擁有200公頃海域、15公里海岸線,祖祖輩輩靠海吃海。近年來,東楮島村深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真諦,以海為生先養海,靠海吃海更護海,在科學用海、科技興海、產業強海、生態護海、開放海上聚焦發力,力促人與海的同生共榮。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統領,發揮坐落于榮成市桑溝灣南岸、三面臨海的陸連島特征,堅定不移地推進陸海統籌、向海而興,做好山海融合文章,全力打勝脫貧攻堅戰。
實踐隊員首先前往考察當地特色民宅--海草房。在與當地村民的交談中,實踐隊員得知在榮成東楮島村,這樣的海草房有600多間,最老的已有300多年歷史。近十幾年來,隨著漁村經濟發展,東楮島村村民陸續搬進二層小樓,海草房逐漸被閑置,村里拿出一定資金,并吸引社會投資,將村民廢棄的海草房收歸集體,進行保護性修復和開發,按照“一院一主題,一房一世界”的思路,打造成為海草房精品民宿。一處院落一種風格,每個院子都有故事、有歷史、有風景,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居住,海草房也一舉變成了“黃金屋”。在保護、傳承膠東古老漁家文化的同時,實現了村民的增收致富。
圖為東楮島村海草房特色民宿
通訊員 周鈺晴供圖
隨后實踐隊員前往沿海碼頭,向碼頭工作人員了解到,近年來東楮島村將鄉村旅游繼續升級,投資建設了海上浴場、海上平臺、海洋牧場展示廳、游艇碼頭等海上旅游設施,配套購置休閑海釣船,打造集海底觀光、休閑垂釣、游客接待、商務會議、餐飲服務、海洋科研于一體的現代化海洋牧場。將全國休閑漁業示范基地、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落戶于此。東楮島村的100多家漁家樂,除為游客提供食宿外,還會組織游客到海邊參與親子類、互動類的海釣、采摘、沙灘運動等活動。“漁民上岸,游客將至”,實現了優質資源開發、漁家文化保護、特色景點打造的共贏,促進村民致富增收,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新高度。
圖為實踐隊員采訪碼頭工作人員
通訊員 周鈺晴供圖
人不負青山滄海,青山滄海也一定不負人。堅持復合優勢融合發展,東楮島村實現集體收入與居民收入的逐年同步穩定增長,2021年,東楮島村的游客數量突破4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000多萬元,東楮島村所在的寧津街道,被評為全國鄉村重點旅游鎮。
圖為實踐隊員記錄路邊標識
通訊員 周鈺晴供圖
藍圖已繪就,奮斗正當時。黨的二十大報告擘畫了鄉村振興美好藍圖,實踐隊隊員將與廣大人民群眾一起,以鍥而不舍的決心、愚公移山的毅力,實干擔當,攻堅克難,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走實走深,繪就美麗鄉村建設新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