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隊員首先來到村民孫叔叔家,映入眼簾的便是孫叔叔家窗邊的書桌:桌上擺放著毛筆一類的書寫工具,桌下是一沓寫滿字的練習紙。當今隨著科技的發展,計算機、印刷機的出現使人們對書寫的需求急劇下降,毛筆書法更是少有人問津。隊員們驚奇的發現,在這個村落里有許多像孫叔叔家一樣的村戶,他們的書寫環境可能沒有很好,但他們始終保持著對書法的熱愛,堅守著心中筆墨傳統的弦線,讓筆鋒在流轉間熠熠生輝。

圖為實踐隊員觀看孫叔叔書寫
通訊員 闞常琳供圖
實踐隊員來到書桌旁與孫叔叔和孫爺爺進行交流,聆聽他們與中國傳統書畫的故事,了解他們堅持下來的動力以及毛筆字的章法。村民孫叔叔表示,對于他們來說,書法是一門手藝,一份收入,更是老祖宗留下來的瑰寶,是一份傳承。早年間他們熬夜寫春聯,只為第二天能拿到集市上去賣掉換一些年貨,這也讓一張張字畫帶上了溫度,讓年味更加濃郁起來。實踐隊員了解到,孫爺爺現在還在繼續練習書法,書法不僅讓孫爺爺的老年生活變得更加充實,也讓孫爺爺的心態更為灑脫。孫爺爺表示,在一次次臨帖中,他仿佛真的能聽到那個時代的聲音,看到古人書畫時的場景。
圖為實踐隊員接筆嘗試書寫
通訊員 闞常琳供圖
隨后,實踐隊員請孫爺爺寫下“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九個字,看著毛筆在紙上來回游走,起筆,停頓,回鋒,時而婉若游龍,時而如冰泉冷澀,一個個字于紙上躍然,實踐隊員不禁拍手贊嘆。在這期間,實踐隊員向孫爺爺請教,并嘗試動筆自己去寫,卻發現自己寫時并不能像孫爺爺一樣坦然。在孫爺爺家里,隊員們切實感受到了熱愛的樣子。筆墨紙硯自身本無情,在孫爺爺家中卻能發光發熱,實現超越自身的價值。
圖為實踐隊員與孫爺爺合照
通訊員 闞常琳供圖
翰墨飄香,丹青逸彩。傳統書畫并不僅僅是藏在玻璃下的賞玩之物,也是傳遞溫情,維系生活的手藝。優秀的傳統文化從不缺乏傳承者,以青年之力推動中華傳統書畫的傳承,讓筆鋒流露萬千情,使墨香走入千萬家,實踐隊員的農村書法行就此啟程。當書畫一步步普及到尋常百姓家時,書畫便能在傳承與發展中推陳出新,在革故鼎新中越來越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