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財經大學赴大別山革命歷史紀念館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2023年1月11日上午,我隊人員來到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境內進行以“匯聚青春之力,傳承紅色文化”為主題的一系列傳承教學活動,目的是豐富我們大學生的紅色文化,培養大學生對紅色文化的興趣。
我們在隊長的帶領下,參觀了大別山革命歷史紀念館,在此隊員們充分了解到大別山是一座革命的山、紅色的山、英雄的山,并為革命先烈們前赴后繼、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深深折服,與此同時也堅定了傳承并弘揚紅色文化的信念。
紀念館內分為“輝煌歷史、將軍搖籃、浩氣長存、紅韻流長”四大版塊和"名人薈萃、星火燎原、紅旗飄揚、抗日烽火、千里躍進、將軍風采、浩氣長存、紅韻流長"八個單元。一踏進館內,映入我們眼簾的是工農紅軍的革命旗幟,都說只要一支軍隊的旗幟沒有倒,那么這支軍隊就還存在,它是一個軍隊的靈魂。接著往里走,館內呈現出單薄的衣物,落后的武器,還有磨損嚴重的生活用具,這些都是他們頑強抗爭的見證,與此同時,還有擺放著各種書籍的展示臺,由此可見,在當時那么艱苦的條件下,他們仍然沒有放棄學習,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與傳承。欽佩,自豪和惋惜之情油然而生。我欽佩,烈 士們敢于奉獻自己,在不知革命是否會勝利的情況下,還是毅然決然的投入革命之中。他們的愛國情,把舍小家為大家發揮到了極致。我自豪,我們的祖國有愿意為了民族進步,國家富強而敢于犧牲自己的人。他們和我們一樣是華夏兒女,他們也是我們永遠學習的榜樣。我惋惜,他們之中大多都在三十多歲,年紀輕輕就失去了生命。天妒英才,但是他們永遠都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通過這次紅色文化之旅我們了解到了革命先輩們的烽火歲月,他們以大無畏的犧牲精神,為中國革命事業建立了彪炳史冊的成就,紅色文化見證了革命先輩們對理想革命的不懈追求,是讓我們的精神之鈣更加充足的動力源泉。大別山的革命斗爭雖已成為歷史,但大別山精神永遠不會過時。我們作為新時代青年有責任有義務傳承并弘揚大別山精神,努力當好大別山精神的忠實守護者、堅定傳承者和自覺實踐者,讓大別山精神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時間:2023-02-01 作者:周麗明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