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新年禮鐘的再一次敲響,鐘聲帶著中國人民進入新的一年。在2023年1月11日,帶著回顧歷史,再憶崢嶸歲月的愿望,安徽財經(jīng)大學學子組建的社會實踐小組在大別山革命紀念館開展了一系列的參觀活動,將目光再次帶回了那個戰(zhàn)火紛爭的年代。
懷著敬仰的心情,安徽財經(jīng)大學學子整裝待發(fā),于1月11日上午早早到達了大別山革命紀念館,開始了本次的參觀活動。來到在紀念館的門口,一塊鐫刻著108位將軍的名字及其雕像的偌大紀念碑,鮮紅的紀念碑讓每一位成員都再次深切體會到那些先烈曾為革命事業(yè)灑出的熱血和堅信革命勝利的赤子之心。
之后小組成員進入到紀念館內部,這里總共分為三層,分別有“輝煌歷史”、“將軍搖籃”、“浩氣長存”、“紅韻流長”四大版塊和“名人薈萃”、“星火燎原”、“紅旗飄揚”、“抗日烽火”、“千里躍進”、“將軍風采”、“浩氣長存”、“紅韻長流”八個單元,以皖西革命史、皖西籍著名烈士事跡和皖西籍108位開國將軍事跡等為主要內容,記錄了從最初的建立黨小組、民主革命時期、抗日戰(zhàn)爭時期、解放戰(zhàn)爭時期到建國后的重要革命歷史。
參觀過程中,小組成員認真參觀著每一層,閱讀不同版塊和單元講述的不同歷史。小組成員仔細觀看每一件文物,不愿錯過任何一份資料和故事,真正將自己的目光帶回到那個滿是艱辛,我們的革命軍卻懷揣著信念和熱血的年代,重溫那個時代的艱辛革命歷程和輝煌成就。從單薄布滿血跡的衣物,落后的武器,還有磨損嚴重的生活用具,到擺放著各種書籍的展示臺;從一面記滿了六安先烈的生平的墻到那108個浮雕,跨越百年,踏著歷史而來,點滴碎片仿佛沖出墻壁,為所有小組成員和參觀者拼湊出革命的坎坷歷程,讓這些學習感受著的后輩明白我們的革命勝利有多么來之不易,我們的紅色精神是多么的閃耀奪目。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無數(shù)先烈在歷史長河中灑下的熱血,都將成為新一代大學生內心紅色精神的種子,那小小的種子終會在每一次蛻變后長成參天大樹。通過此次活動,每個小組成員骨子里的民族使命感、社會責任感,都被激發(fā)出來。我們生逢其時,生在紅旗下,長于春風中,我們終會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胸懷理想,志存高遠,牢記革命烈士遺愿,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并為之終生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