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致敬為祖國事業奮斗終生的革命先烈,賡續紅色革命精神,重慶大學“薪火賡續,再起征程”實踐團成員們分別于1月11日至1月13日期間前往各自家鄉所在地的紅色文化景點開展學習教育實踐活動,深入了解先輩們的一生,銘記歷史與傳承,奮進新征程。
熱血換明天,鮮花祭英烈。

“歷史是一堆灰燼,但灰燼深處有余溫”。實踐團成員陳鈺來到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會龍山公園南麓和平簽證紀念館,經過調研記錄,了解到“國際義人”何鳳山、南京保衛戰中以身殉國的革命烈士蕭山令、駕駛戰機投入反法西斯戰爭的唐鐸,滿懷敬畏只為緬懷為我們爭來和平生活的先烈們。成員鐘靜雯去到家鄉的烈士陵園,紀念碑與墓碑鮮明的黑白對比,背后是鮮紅的熱血,還有坦率、英勇與忠誠。潘佳怡參觀了家鄉的漢中川陜革命根據地紀念館主展館和何挺穎紀念廣場等地,深刻領會黨和人民軍隊為國為民的英勇事跡。成員狄安睿參觀了位于河北省懷來縣的董存瑞紀念館,紛飛戰火中挺身而出,他是中國人民堅韌不屈、追尋解放的赤紅體現。成員杜嘉影尋訪巨鹿縣的紅色教育小鎮——尋虎村,也稱英雄村,紀念碑后長長的影背墻是一個又一個鮮紅的名字,他們都是為國犧牲的戰場英雄,匯成永恒的革命印記。 無悔為前路,至誠謀發展。
“英雄無畏華夏魂,百姓有志懷來人”。成員陳子宜去到唐加勒克紀念館,參觀、感悟。唐加勒克先生一生創作,其不朽詩篇傳后世,從精神桎梏中解放、喚醒同胞們,是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戰斗一生、奉獻生命的愛國詩人。成員李茂林、何琬琪尋訪重慶市渝中區紅巖村,參觀了其中的紅巖革命紀念館、八路軍辦事處、饒國模舊居、紅巖公墓等。在任何時間、任何情況,紅巖先輩們都保持著至真至誠、無怨無悔的堅定和執著,與國家共存亡,牢記使命,艱苦奮斗,為國家發展獻出自己的所有。成員楊豐羽去到四川廣安的小平故居,了解這位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立下赫赫功勛的中國共產黨第二代領導集體核心人物。成員楊劉宇軒參觀紅色革命教育基地——楊闇公烈士陵園,為其在國民黨特務嚴刑逼問承受生命危險下,寧死不屈、決不叛黨、絕不泄密而英勇就義的事跡悲慟。

新時代的青年應發揚光大其偉大革命精神精神,助己成才,助國發展。
先輩們不折不撓的革命精神、錚錚鐵骨的無畏精神和那拳拳報國的家國之志,都是不滅的信念,新時代的青年們,出生在這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更應承其志,不斷在考驗中磨礪自身,做這敢于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