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2023年的第一片雪花飄落,我們迎來了夢縈泉城支教活動的第二天,同時也是自己開始支教課程的首日。在結束了今日的課程后,回憶起從支教初期計劃立項到三培會議、從確定課程內容到第一節課的順利完成的豐富歷程,不禁感慨頗多。
在支教工作正式開始前,自己認真考慮了意愿講授、擅長講解的科目與年級,并最終確定了6-7年級數學科目的授課任務,目標明確后,備課的工作也就立刻拉開了帷幕......
考慮到同學們所在的年級跨越了小學與初中的界限,而數學又是一門學習要求連貫性很強的科目,我在課程內容的選取方面也曾經“犯過難”。在和另一位6-7年級數學老師——王瑞霞同學多次連線商量討論之后,最終確定了七年級上冊最后一章《幾何圖形初步》以及下冊第一章《平行線與相交線》的授課內容,這兩章知識在數學中較為有趣,能夠有效規避線上課堂學生專注度降低、影響學習效果的問題;且內容獨立性強,能夠讓六年級同學也輕松掌握接受。
經過不斷調整完善課件內容,我也終于迎來了自己作為老師的第一節課!
一上課,我就首先讓同學們回答自己的年級,掌握大致的年級分布情況,以便在課堂正式開始后兼顧六年級的新課學習與七年級的舊課復習拓展節奏。同學們熱情積極的回應給自己打了一針“強心劑”,在一條條聊天互動的消息中,首次講課的緊張不安都被孩子們的活潑吹散。
講課過程中,我充分利用了釘釘平臺的相關功能,鼓勵孩子們積極思考,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即使與老師相隔屏幕,也及時反饋聽課狀態與效果。在講授幾何圖形分類之前,我讓同學們瀏覽觀察了許多建筑照片,讓其從圖中提煉圖形,充分引入課程內容,便于理解;在講解幾何體視圖時,穿插利用了山東大學標志性建筑不同方向的風景美圖,拉近知識與課堂的距離,同時給予孩子們正向鼓勵,在他們心中種下對于未來希望的種子。課堂也在圖文并茂的課件這條軸線中順利進行著。
寫在最后,反思總結課堂中的問題:由于有些過于擔心六年級同學的新課接受速度,導致課堂節奏略微出現前松后緊的情況,需要在以后的備課中預估各個環節進行的大致時長,從而提高自身對于課堂的掌控能力。
寫下日記的最后一筆時,窗外的雨滴仍在與初雪共舞。寒氣已至,清暉隨來,支教工作的春晞與溫風化作冬日的長衣,在雪地純白中拖出多彩絢爛的影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