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戰(zhàn)旗分外紅,大別山上炮聲轟”為相應國家加強學習黨史號召,2022年1月9日,安徽財經(jīng)大學國際經(jīng)濟貿易學院“還酹江月”小隊自發(fā)前往皖西烈士陵園與大別山革命歷史紀念館進行實地考察與調研,深入了解先烈革命歷程,傳承紅色精神。
疫情特殊時期,出于對團隊成員的安全考慮,隊伍選擇在1月4日通過線上會議的方式討論了活動的時間地點,活動方式及其它相關事宜。通過討論,最終確定了活動將采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活動將以學習先烈革命歷史,感悟紅色革命精神為核心,分為線上與線下兩個小組,線上組負責活動宣傳、問卷調查以及相關資料的收集,線下組則負責實地調研,調研地為六安市惋惜烈士陵園與大別山革命歷史紀念館兩處,時間確定為1月9日,線上與線下任務同步進行,共同推進活動開展。
六安市皖西烈士陵園位于六安市區(qū)中心解放路路段,人民路西段的九墩塘畔,交通四通八達,湖畔風景宜人,商業(yè)繁華,人流量大。1月9日在隊長的帶領下,團隊成員首先在園內的烈士紀念塔處完成了隊員集合,接著就地便對此塔進行了一些研究。高高聳立的烈士紀念塔最引人矚目的便是塔正面的毛主席題字手跡“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再觀其余三面密密麻麻刻著記述皖西革命斗爭史的銘文,在塔的頂端則是豎著一顆紅星。

接著團隊成員跟著隊長的帶領在園內進行了參觀,園內不同于園外的繁華喧鬧,整體環(huán)境較為安靜頗有“古道青石涼,烈士林間葬”之感。陵園三面環(huán)水景色秀麗,隨處可見的是烈士雕像與革命碑文,紀念亭等建筑。潤物細無聲,種種建筑仿佛都在告誡吾輩人,勿將先烈忘。
接著在經(jīng)園內管理人員同意后,團隊成員進入了大別山革命歷史紀念館。一進入館內,映入眼簾的是墻上的先烈雕像以及地磚上刻有的革命歷史,一代先烈的革命故事將由此展開。

大別山革命歷史紀念館總共有三層,主要介紹了一些發(fā)生在大別山的著名戰(zhàn)役以及重要人物。通過墻上的介紹以及記錄的照片和館內栩栩如生的蠟像,仿佛將團隊成員帶入了那個烽火連天的時代。展柜里的槍支,帶血的衣物,以及陳舊泛黃的書信都是先烈們跨過時間與現(xiàn)代的交流,畫像里一個個或年輕或蒼老的人物面龐,都是為了革命奮不顧身的愛國榜樣,栩栩如生的蠟像描繪的是烈士們?yōu)楦锩窢?ldquo;愿以我血獻后土,換得神州永太平”的慷慨激昂。如此的先烈,怎能不讓后輩敬仰;如此的歷史,后輩怎能遺忘。“堅貞忠誠,犧牲奉獻,一心為民,永跟黨走。”不僅是刻在墻上的大別山精神,更是我們后輩應該流淌在血液里的紅色精神。


參觀結束,走出紀念館,此次的線下調研也就告一段落。學習黨史不僅僅是了解革命往事,更重要的是學習革命先輩的紅色精神,學習先輩們敢于承擔時代責任的勇氣,實地調研雖然結束,但革命烈士“我以我血薦軒轅”的浩然正氣將永存隊員心中。
在實地調研后,隊伍綜合線下實地調研皖西烈士陵園與大別山革命歷史紀念館的實踐經(jīng)驗與先前線上發(fā)布的《大別山精神調查問卷》的調查結果。經(jīng)隊內后得出結論,目前大別山精神的宣傳傳承成果較為顯著,絕大多數(shù)人都能較為了解相關事件與人物,但是人有小部分群眾對此不甚了解,但是對相關事件也較為感興趣,因此加強宣傳教育是可行的方式。
至此,本次寒假期間的調研活動結束,團隊成員也在活動后積極參與討論分享自己的實踐心得以及幫助普及黨史教育的一些舉措。在對討論進行了總結與提煉后,團隊總結了一些建議上交給有關部門,希望能為黨史普及做貢獻,讓革命先烈的浩氣長存于后輩心中,也能為國家繁榮與民族振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