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暑假,浙江傳媒學院緊密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對學校提出的“緊跟時代、突出特色”重要辦學指示精神,緊跟“全省上下把握新機遇、探索新領域,攻堅克難、敢為人先,建設‘兩個先行’”時代,突出學校專業特色,聚焦媒介素養與數字化融合,以培養數字技能、提升數字素養為目標,組建了多支直播團隊深入全省各地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浙傳“小浪花”閃動浙江大地賦能鄉村振興,為浙江建設“兩個先行”貢獻青春力量。
“直播+旅游”助力文旅融合,擦亮鄉村振興“金名片”。文旅融合是浙江旅游文化發展的必然要求。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持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宣傳短視頻也擁有了獨特的“流量密碼”。學校“海島共富,大陳探路”實踐團隊通過實地考察,充分運用實時直播、影像紀錄等數字傳播手段再現歷史場景,產出《墾荒精神助力共同富裕,時代青年追夢星辰大海》等系列影像作品,在各級新媒體平臺播放5萬余次。“初心不忘,青春領航”實踐團隊通過互動直播展現寧波余姚橫坎頭村“紅色引領,綠色發展”成效,用鏡頭語言講好紅色故事,為創新鄉村發展模式提供“文旅樣本”。
“直播+帶貨”助力品牌推廣,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通過數字化手段推動鄉村文化、特色資源轉化為經濟社會效益,幫助農產品品牌走出去。學校“平陽直播助農”實踐團隊實地走訪溫州平陽縣6個鄉鎮、圍繞“尋找平陽五個鮮”主題,以農產品直播、推介視頻等方式開展7場直播,發布視頻10余條,直播在線觀看累計6萬余人次。通過新媒體平臺的傳播影響力及媒介敘事能力打破鄉村媒介傳播能力式弱小話語權式微的現實困境,激發鄉村經濟的數字潛能,為推動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贏提供“助農樣本”。
“直播+教育”助力人才培養,激活鄉村振興“蓄水池”。鄉村振興,關鍵在人。數字賦能鄉村振興,更需要大量專業人才。學校“傳聲入嶺,聯心共富”實踐團隊面向實踐地開設包括直播推流、多機位直播、慢直播、直播服務器配置等一系列實用課程在內的培訓直播,幫助村民成為鄉村電商直播的主要力量,助推農特產品銷售轉型升級。通過助力鄉村電商人才隊伍建設,實現鄉村新型產業體系的可持續發展,為鄉村經濟數字化發展提供“教育樣本”。
浙江傳媒學院將持續發揮學科專業優勢,助力鄉村振興數字化發展,為浙江奮力推進“兩個先行”建設貢獻浙傳力量,唱響“我在窗口寫青春”的浙傳最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