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碳觀海實踐隊參觀實驗室
為了進一步知曉微藻在實驗室中的培養環境,提高對微藻各種用途的了解情況,拓寬微藻生態價值等知識存儲,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藍碳觀海實踐隊于2022年9月5日在葛保勝教授的帶領下參觀了本校逸夫樓三樓微藻實驗室。此次實踐活動,藍碳觀海實踐隊從實際出發,通過上網查詢資料,提前了解了微藻的生長條件、市場作用、環境影響等信息。成員們就了解到的知識展開了第一輪探討,根據討論結果初步擬定了此次調研的主題和內容,以及成員間的分工和日程安排,為順利完成此次實踐調研做足了準備。在參觀過程中葛老師細致耐心為實踐隊成員講解微藻培養箱中微藻的培養條件:合適的二氧化碳比例,光照強度,溫度等。接著介紹了培養箱外裝置將空氣通入培養箱的詳細過程。隨后在葛老師的帶領下,實踐隊成員認識到白光可被分解成不同顏色光,可用來研究不同光線對微藻的影響。為了更全面講解實驗裝置,葛老師為實踐隊隊員補充了實驗裝置的其他用途:研究不同微藻固碳情況,研究更適合微藻生長的空氣中二氧化碳比例,篩選更高效固碳的微藻等。而后葛老師介紹通常用肥料會導致水質營養化,對環境不友好,目前通常都用養殖微藻進行水產養殖。實踐隊隊長徐嚴歡詢問,水產養殖過程人工飼料能否將微藻代替呢,葛老師解答到,神奇的微藻孕育著海洋動物的“奶粉庫,只有用微藻將水生生物不斷培養長大,才能逐步喂養水生生物飼料。在山東省榮成市愛倫灣海洋牧場運用多營養層次綜合養殖模式,初步構建起了綠色集約型水產養殖產業鏈,其中藻類養殖:主要是海帶、裙帶等,年產量可達3萬噸,而牧場10萬畝海區年固碳量42.5萬噸,相當于7萬公頃森林1年的固碳量。葛老師還提到,微藻能吸附煙氣中的二氧化碳,但是由于北方的氣候條件,微藻在南方培養規模比北方的規模要大,而最大的微藻養殖產地在內蒙古。接著實踐隊隊員想了解青島對微藻的培育研究程度,葛老師遺憾的說道,青島目前對于微藻的培育研究還有很大空間,但是國家對碳中和的目標仍在努力,并沒有放棄,未來對微藻的研究將更加深入。最后實踐隊隊員執隊旗與葛老師合照,結束本次參觀微藻實驗室實踐隊之旅。經過本次參觀微藻實驗室實踐活動,實踐隊隊員對于微藻在實驗室的中的培養環境,微藻對于水產養殖,保護環境等價值有更深一步了解,仍知曉到我國微藻養殖南北方規模差異,微藻的市場前景等。更重要的是,通過葛老師的講解,實踐隊隊員們大致明白了微藻如今的研究方向。同時實踐隊隊員們知曉培養微藻是為了我國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減慢全球變暖的速度,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而了解到目前微藻的養殖仍存在巨大的科研空缺,這將激勵實踐隊隊員們奮斗不息,積極主動學習有關微藻的知識。
時間:2022-09-06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