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黃河文化發展,提升齊魯文化實力
一提起黃河, 大家都能快速誦讀出許多優美的詩句:“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等等。我們從詩詞之美中,不難看出人們對黃河的贊美之情。
作為實踐隊的一員,假期里,我和隊員們來到黃河博物館,追尋習近平爺爺的足跡,近距離感受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了解學習中華民族在同黃河水患斗爭中展現出的不屈不撓、頑強拼搏的奮斗精神。
以前,我們對于黃河的印象,只是在書本上了解的一些知識。黃河發源于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后流入渤海,全長約5464公里,是中國第二長河。由于河流流經黃土高原地區時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河水呈現黃色,因此被稱為“黃河”。
在文化館內,我們依次參觀了序廳、流域地理、民族搖籃、千秋治河、治河新篇、和諧之路等展廳。通過參觀,了解了母親河的前世今生,了解了中國人民在歷史長河中同黃河水患搏斗和抗爭的艱辛歷程,尤其是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在黃河治理開發中取得的偉大成就。通過一張張昔日照片、 一件件歷史實物、一篇篇珍貴文獻,每一件都承載著一段歷史,仿佛為我們再現了偉大的中國人民治理黃河的生動場景,感受到了中華兒女們百折不撓奮勇向前的民族精神。
參觀完畢,通過這次參觀,我們知道了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和華夏文明的發祥地,黃河養育了中華民族,哺育了中華民族的成長,孕育了燦爛輝煌的中華文明。同時我們還感受到習近平爺爺非常關心黃河的生態環境保護,去年專門來河南視察黃河生態環境保護的情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要著力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因此,我感受到,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更加熱愛祖國,愛護母親河。作為青少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們要傳承民族文化,弘揚黃河精神,共同在敬仰與圖強中傳承歷史,在擔當與奮斗中開創未來,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貢獻力量!
時間:2022-08-25 作者:林吳胤 來源:黃河印象實踐隊 關注:
- 電商賦能,鄉村振興造福百姓
- 為助力鄉村振興,探究農村電商的發展狀況和面臨的困境,同時引領青年學生深入祖國各地,主動投身社會實踐,用專業知識助推農產品的電商
- 08-25
- 探尋“紅色經典”,學習“紅色精神”
- 為推動紅色經典文化的“傳承、制作、體驗、互動”的新模式,充分將紅色經典文化的深厚韻味融入到大學生心中,2022年8月1日,南
- 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