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學生網 臨泉4月10日電(通訊員:何雨晴)“小社區藏著大民生,基層治理需要新思路。”4月6日,安徽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學院的學生們走進臨泉縣解放街道臨泉社區,進行了基層治理實踐調研。通過入戶訪談、志愿服務和課題研討,學生們深入觀察社區治理難點,探索青年參與共建共治的新路徑。
臨泉社區是安徽省首批“智慧社區”試點單位,近年來通過數字化平臺和網格化管理,在矛盾調解、養老服務等領域形成特色經驗。活動中,團隊依托社區“居民議事廳”平臺,組織“青年視角話治理”座談會。大學生們結合案例分析,提出增設“共享工具角”、建立“線上鄰里互助群”等建議,得到社區書記的肯定:“年輕人的創意為我們打開了思路,比如用小程序解決報修流程繁瑣的問題,下周就試點!”此外,學生們還參與調解一起樓道照明糾紛,通過模擬議事會引導居民達成共識。
圖為學生前往城中社區服務中心多彩大學生網通訊員 何雨晴 攝
調研期間,學生們跟隨社區網格員走訪老舊小區,記錄樓道雜物堆積、停車位緊張等民生問題,并利用公共政策分析工具,撰寫《社區微空間優化方案》。“過去學理論總覺得抽象,現在看到數據背后是居民的真實需求。”學生何雨晴表示。
圖為學生與網格員(右)討論樓道治理方案多彩大學生網通訊員 何雨晴 攝
活動尾聲,團隊向社區提交《基層治理痛點與青年參與機制報告》,涵蓋數字化工具推廣、志愿者培訓體系等6項建議。帶隊教師指出:“社區是國家治理的‘毛細血管’,大學生應當成為連接政策與民意的紐帶。”據悉,安徽大學將與臨泉社區共建實踐基地,推動“社區治理工作坊”常態化運作。
從“旁觀者”變身“參與者”,這群大學生用專業知識與熱忱行動,為基層治理注入青春活力。正如社區標語所寫——“眾人拾柴火焰高”,新時代的共建共治共享圖景,正因年輕力量的加入而愈發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