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背景
2024年寒假到來之際,人民當家作主組小組成員為響應國家熱烈開展的大學生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提高家鄉歸屬感,對家鄉環境情況及未來發展態勢增強了解,與此同時,提升個人相關能力與素養,培養社會實踐及就業經驗,選擇報名青鳥計劃,前往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園區的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以下簡稱中輻院)進行以“逐風光霽月,盼天朗氣清”為主題的大氣環境污染企業實踐。
隨著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斷增長,環境問題成為了世界面臨的重要挑戰之一。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們需要尋找對環境影響較小的能源解決方案。核電技術作為一種清潔、高效的能源形式,在環境保護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也是我們團隊選擇實踐企業的一項重要參考標準。
二.實踐內容
1.小組成員參觀
為深入了解企業研究方向,以便更好開展實踐活動,小組成員張東澤在研究員趙多新老師帶領下參觀了中輻院的一些基本建筑和基礎設施,如圖
經趙老師介紹,環境工程技術研究所主要從事核空氣凈化技術、環境影響評價、輻射屏蔽材料和設備等方面的研究、產品開發與技術服務工作。下設核空氣凈化技術研究室、環境評價技術研究室和設備中心三個研究室。目前在職職工71人,碩士及以上學位43人,技術服務人員100余人。
核空氣凈化技術研究室是國內專業從事核空氣凈化科學研究、技術服務、設備制造和產品供應的部門。擁有一支高學歷、多學科、經驗豐富的科研人才隊伍。自1964年來,圍繞核工業急需的氣載流出物凈化技術,一直致力于放射性氣溶膠、碘、惰性氣體的凈化與滯留技術研究。
2.專業人士講解設備原理
參觀建筑及設備后,小組成員繼續前往大氣實驗室,其中的風洞實驗室是華北地區最大的幾個風洞實驗室之一,研究員閆江雨老師為小組成員耐心講解了整個實驗室的工作原理和進行項目。

經介紹,風洞實驗是使用動力裝置在一個專門設計的管道內驅動一股可控氣流,使其流過安置在實驗段的靜止模型,模擬實物在靜止空氣中的運動。測量作用在模型上的空氣動力,觀測模型表面及周圍的流動現象。根據相似理論將實驗結果整理成可用于實物的相似準數。實驗段是風洞的中心部件,實驗段流場應模擬真實流場,其氣流品質如均勻度、穩定度(指參數隨時間變化的情況)、湍流度等,應達到一定指標 1。風洞試驗依據運動的相對性原理,將飛行器的模型或實物固定在地面人工環境中,人為制造氣流流過,模擬空中各種復雜的飛行狀態 2。風洞實驗是飛行器研制工作中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不僅在航空和航天工程的研究和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隨著工業空氣動力學的發展,在交通運輸、房屋建筑、風能利用和環境保護等部門中也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離開前,閆老師與小組成員進行合影
3.實踐活動
小組成員在參觀實驗室后,恰逢瑞雪來臨,中輻院院內白雪皚皚,故就此幫助院內工作人員進行鏟雪清路活動。
4.制作相關宣傳海報
這是小組成員姬思淵同學繪制的大氣環境污染宣傳海報
三. 實踐收獲
1、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將學習的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當中,反過來檢驗書本上理論的正確性。將自己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融合,進一步鞏固、深化已經學過的理論知識,提高綜合運用所學過的知識,并且培養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對市場營銷過程的認識;
2、更廣泛的直接接觸社會,了解社會需要,加深對社會的認識,增強對社會的適應性,將自己融合到社會中去,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縮短我們從一名大學生到一名工作人員之間的思想與業務距離。為以后進一步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3、了解公司部門的構成和職能,整個工作流程,從而確立自己在公司里最擅長的工作崗位。為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規劃起到關鍵的指導作用。
四.實踐心得
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全面總結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并強調“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建設美麗中國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突出位置”。
近年來,我省生態環境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錨定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目標,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在不斷推進綠色發展的路上踏石留痕,擘畫美麗山西新畫卷。
總之,大氣污染防治不是一個人或一個組織的事情,需要社會各方的共同合作和努力。我們應該在政府和個人方面攜手前行,共同推動大氣污染防治,為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人民的健康和美好家園而努力!
e海報制作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