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程大學紡織科學與工程學院非遺實踐團
2024寒假社會實踐新聞稿
“扎根非遺文化,創新助力發展”——西安工程大學紡織科學與工程學院非遺傳承實踐隊實踐紀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文化自信成為民族文化發展的核心要素,而非遺文化是諸多中華優秀傳統歷史文化的典型代表。如何深入發掘和保護紡織非遺文化,更好培養紡織行業發展的專業性人才成為亟需解決的重要課題,為宣傳陜西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做出自己的貢獻。同時,為推動我校實踐育人工作的開展,引領青年學生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促進學生走向社會、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增強社會責任感,培養并提高學生社會交往、組織管理、分析思考、實踐創新能力,結合我校實際,西安工程大學紡織科學與工程學院依托學院手工印染社積極組建實踐團隊奔赴興平“正心染坊”開展寒假社會實踐活動。
“扎根非遺文化,創新助力發展”寒假社會實踐隊以此為基礎,由熱愛非遺傳統技術的大學生們組建而成。實踐隊通過赴陜西省興平市“正心染坊”暨西安工程大學“布同尋常”非遺調研實踐基地進行參觀學習,走訪調研,互動交流,直觀地學習技術,將宣傳陜西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己任。通過自主探究和實踐,培養了科學素養和人文精神、交流合作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社會參與意識、公民責任感,深入社會、了解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
陜西省興平市的土布扎染技藝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正心染坊作為當地土布扎染藝術的傳承基地,多年來一直致力于這一技藝的傳承和發展。2022年該項目列入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23年,正心染坊傳承人郝國安獲評"興平市文旅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正心染坊不僅是一處富有歷史價值的文化遺產傳承之地,更為當地村民創造了就業機會,促進了脫貧事業的發展。郝國安師傅作為扎染傳承人,已經傳承了五代人,他們手工制作的扎染作品以卓越品質而聞名,深受當地人民和來陜旅游的游客喜愛。正心染坊通過傳承和創新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弘揚做出了杰出貢獻,成為非遺保護的典范。這里見證了技藝的代代相傳,展現了扎染藝術蓬勃發展的生機,為社會帶來積極的文化影響力。
在郝師傅的悉心指導下,我們有幸沉浸于土布扎染這一精湛絕倫的藝術世界。清洗、扎花、調色、漂染、定色,一道道復雜精妙的工序在他細致入微的講解中逐一展現,讓我們觸摸到這門傳統手工藝的獨特魅力。每一幅扎染作品都凝聚著匠心獨運,圖案構圖各具特色,有的蒼勁有力、氣勢雄渾,有的細膩柔美、曼妙動人,彰顯出中國傳統美學的別樣風韻。從古樸典雅到清新脫俗,這些扎染作品在造型上千姿百態,在色彩上五彩繽紛,無不透露著悠久歷史積淀下來的獨特魅力,更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的韻味。
在對扎染工藝的介紹后,郝師傅親自指導師生一行制作了簡單的扎染作品。實踐隊成員們也有幸對郝師傅進行了采訪,進一步了解了扎染的制作過程和扎染的發展與傳承。扎染的制作過程包括扎結和染色。扎結的形態決定了最終染色后的圖案,每一次捆扎,布料的褶皺都呈現出獨特的深淺層次,而布的折疊方法更是變化多端。正如郝師傅所言:“每一幅扎染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實踐隊的成員們將自身的紡織服裝專業知識與扎染藝術相結合,他們用專業的技能幫助郝師傅設計樣品圖樣,為其提供富有創意的靈感。這種跨界融合不僅讓扎染技藝煥發新的生命力,同時也展示了扎染與紡織服裝領域的奇妙交融,為傳統工藝注入了現代化的元素。
作為我校重要的社會實踐基地,正心染坊郝國安師傅為我們大學生開啟了通往扎染文化的大門。通過這次寶貴的實踐體驗,我們對這一獨特的手工技藝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和理解。未來,我們將進一步加深與正心染坊的合作,深入調研這一扎染傳統的源頭活水,探索其發展歷程和傳承模式,期望能為非遺保護工作貢獻綿薄之力。
我們將充分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與郝師傅密切合作,共同探索扎染藝術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為這一傳統工藝注入時代的新元素,開拓更多潛在的市場方向和應用領域。我們堅信,只要我們團結協作、艱苦奮斗,必將讓中華民族這朵扎染藝術之花在當代社會煥發出勃勃生機,讓更多人認識、欣賞和喜愛這項飽含燦爛文化內涵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將以實際行動為弘揚中華傳統手工藝術貢獻青春力量!
實踐心得與感悟:
1 紡織學院 輕化工程卓越2101班 魏冉陽
在本次寒假社會實踐活動中,有幸和幾位熱愛非遺的同學前往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暨西安工程大學“布同尋常”非遺調研實踐基地“正心染坊”進行參觀學習,受益匪淺。
通過參觀學習和走訪調研,我對土布扎染技藝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在正心染坊,我們親眼目睹了扎染師傅們巧手的制作過程,看到了普通紗線在師傅手中變幻出美麗紋樣的奇跡。同時,我們也與郝國安師傅進行了交流和采訪,了解到扎染背后蘊含的豐富文化意義。這些經歷讓我深刻認識到,非遺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是歷史和文明的見證。
通過實際參與扎染作品的制作,我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扎染技藝的獨特魅力。從紗線的挑選、設計紋樣到染色和定型,每個環節都需要耐心和精細的操作。在這個過程中,我體會到了手工藝所帶來的樂趣和滿足感。每一件扎染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它們融合了傳統文化和藝術創意,展示了扎染工藝的卓越技藝和無限可能。
此外,我也深刻意識到非遺傳統工藝的保護和傳承需要與現代社會相結合。傳統工藝的發展離不開創新和創意的引領。因此,我們應該積極探索將扎染藝術與現代元素相融合的途徑,拓寬其應用領域。通過創新,讓扎染工藝與時俱進,使更多的人能夠了解、認同和參與其中,為非遺傳統工藝的傳承注入新的活力。
萬語難盡澀于口,祈爾繁蕪勝常春。入學至今,連續三年啟程,我深深感受到非遺傳統工藝對于文化傳承與自我發展的重要性。作為年輕一代,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去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非遺傳統工藝代表了中華民族的獨特精神和智慧,它們是我們文化根基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通過我們的努力和付出,才能使這些傳統工藝繼續在時光中閃耀,并為我們的世界帶來更多的色彩和美好。
2 服裝學院 服裝與服飾設計卓越班 曹樂
扎染是傳承了千年的民族民間手工藝,它的價值不僅僅在于它的商品屬性,更在于它的文化屬性和歷史屬性。此次我們前往興平市正心染坊向郝國安師傅對扎染進行一個深入的了解。我們通過三天的實踐學習和前期的調研工作,深刻感受到扎染工藝不僅是一門手藝,更是一門藝術。在師傅的巧手下,簡單的紗線被賦予了生命。手藝人熟練地運用各種染色技術和紋樣設計,在布面上展現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美感。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紋樣設計往往蘊含著深刻的意義,扎染工藝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見證,我們應該珍視和傳承這一獨特的技藝,讓它繼續在時光中閃耀。通過學習和保護,我們能夠將這一傳統工藝帶入現代社會,并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美好。扎染工藝的獨特魅力將會在未來繼續閃耀,并為我們的世界增添更多的色彩。
3 紡織學院 輕化工程卓越2202班 黃真祥
2024年寒假期間,我們實踐團隊一行踏上了前往扎染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正心染坊”的旅程,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此次實踐旨在深入了解扎染傳統工藝,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以及促進傳統手工藝的傳承與發展。
在郝國安師傅的悉心指導下,社會實踐團隊學習了扎染的基本工藝和技巧,親身體驗了扎染的制作過程。郝師傅作為扎染非遺傳承人,將自己多年積累的經驗和技藝傳授給實踐團隊成員,讓我們深入了解這門古老的手藝之美。
團隊成員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領略到了扎染工藝的獨特魅力,還體會到了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性。團隊成員紛紛表示,通過這次實踐活動,更加珍惜和尊重傳統文化,愿意為傳承與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而努力。
除了學習扎染技藝外,實踐團隊還與郝國安師傅深入交流,探討了如何更好地傳承和推廣扎染文化的問題。郝師傅表示,希望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能夠吸引更多的年輕人關注和參與到非遺文化的傳承工作中,共同守護和傳承好這份珍貴的民間文化遺產。
本次社會實踐活動不僅讓團隊成員們深入體驗了扎染的奇妙世界,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與非遺傳承人親密接觸的機會,激發了我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探索的欲望。相信在這樣的實踐中,我們實踐團隊將繼續傳承和發揚非遺文化,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繁榮注入新的活力。
4 紡織學院 輕化工程卓越2202班 謝滬林
扎染作為一種傳統手工藝,通過手工織布、染色等工序將圖案和色彩融入布料中,具有獨特的美學價值和文化意義。此次我們前往興平市正心染坊對扎染進行一個深入的學習和了解。通過三天的實踐學習,我深刻感受到扎染工藝不僅是一門手藝,更是一門藝術。在這個短暫的時間里,我親身體驗了扎染的制作過程,從最初的準備工作到最后的完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細致入微的操作和精湛的技巧。這讓我更加意識到扎染工藝的復雜性和獨特性。最后,扎染的社會實踐也讓我意識到了保護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作為一種瀕臨失傳的手工藝,扎染需要我們傳承和發揚,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愛這一文化遺產,讓這種美好的藝術形式得到更廣泛的傳播和認可。
5 服裝學院 美術學2202班 王雨桐
扎染又稱扎領、絞緬、夾纈和染纈,是中國民間傳統而獨特的染色工藝。是一種在布料或者服飾在染色時把部分織物通過扎、捆、縫、夾等方式使之不能著色而形成一定的圖案花紋的染色方法。是中國傳統的手工染色技術之一。扎染的團紋樣變化多端,具有令人驚嘆的芒術魅力。常見的染料有:天然植物染料和化工直接染料。天然植物染料環保,加工提取的工藝比較復雜,產量少,價格貴。化工直接染料,它的特點是價格低廉,顏色較多,但色牢度較差。本次興平之旅我們體驗了捆扎法,是將織物按照預先的設想,或揪起一點,或順成長條,或做各種折疊處理后,用棉線或麻繩等進行捆綁或者扎結的方法。還有折疊法,扎染中應用最廣泛的技法,是對織物進行規則或者不規則,對稱或者不對稱的折疊,從而形成圖案紋樣的一種方法。我們了解到,傳統文化應在時代的背景下推陳出新,而文創產品的應用和發展為傳統扎染手工藝提供了一種新的載體形式,非遺與文化創作的結合已逐漸成為學術界的熱點。
6 服裝學院 產品設計2202班 高心雨
扎染具有濃厚的藝術底蘊和文化內涵,在手工藝技藝方面占據著重要地位并經久不衰,此次,我們前往興平縣正心染坊拜訪了郝國安師傅,希望能夠對扎染有一次深入了解。這三天里,我們向師傅進行了許多學習實踐,深刻感受收到了這門古老藝術的魅力與樂趣,在工業化、數字化的現代,這種手工藝術恰恰強調了人與物之間的聯系和創造性,表達了每一位制作扎染的人的個性和獨特的想法,體現了人民獨有的活力與創造性。我們作為傳承者也應將它融入現代社會,使其永遠流傳下去。
7 紡織學院 非織造材料與工程2201班 常帥朝
在藝術的廣闊領域中,扎染藝術以其獨特的魅力和無盡的變化引人注目。我之所以熱愛扎染,是因為它融合了創新與傳統,巧妙地利用簡單的工具和技巧,創造出令人驚艷的視覺效果。起初,我對于扎染的認知并不深入,只是覺得它可能是一種簡單的工藝。但隨著學習的深入,我逐漸領略到了扎染的深厚內涵。扎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是古代織物染色的一種方式。通過扎結部分織物,可以控制染料的浸染程度,從而產生獨特的色塊效果。這讓我對扎染產生了極大的敬意,也讓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這一藝術形式的價值。在郝師傅的帶領下,我體驗到了扎染的樂趣。從選擇布料、設計圖案,到扎結、浸染,每一步都充滿了挑戰和驚喜。尤其在解開扎結,觀察染色的過程,就像是在解密,期待著未知的結果。而每一次的嘗試,都能給我帶來新的啟示和感動。這三天的實踐學習中,我也學到了許多。比如,我學會了耐心和專注,因為需要等待染液的完全浸透和干燥;我也學會了感恩和欣賞,因為每一次的染色效果都是獨一無二的。同時,扎染也讓我更加珍視傳統文化的價值。扎染的工藝雖然簡單,但其中蘊含的傳統技藝和歷史文化卻深深地震撼了我。
(撰稿:魏冉陽)
作者:西安工程大學手工印染社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 追尋紅色足跡,感悟沂蒙精神
- 為瞻仰革命先烈偉績,重溫紅色革命歷史,充分領悟沂蒙精神的精髓,青島農業大學 “星火沂聚”實踐服務團于2024年1月17日來到沂蒙革命紀
- 03-08
- 揚紅色學先鋒 潤青藍育桃李社會實踐
- 為了更好地將老黨員及退伍軍人們身上所體現的“革命精神”傳承給青年黨員及青少年們,曲阜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青春
- 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