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師大學子三下鄉—傳承紅色基因,入鄉有伴有愛
傳承紅色基因,入鄉有伴有愛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優秀傳統文化是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紅色基因、紅色傳統、紅色資源是中國共產黨人創造的寶貴思想和文化財富。作為青少年,我們有責任將紅色資源利用好、傳統發揚好。紅色資源包括我們所處的環境、歷史、文化等方面,我們應該珍惜這些資源,善加利用,不斷弘揚紅色精神。傳統的發揚不僅是對歷史的尊重,更是對前人智慧和精神財富的傳承和發展。
在利用紅色資源時,我們需要保持對歷史的敬畏和理解。了解紅色資源的來歷和意義,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珍惜和利用這些資源,還能讓我們更好地認識和了解自己的文化根基。同時,我們也要注重創新和發展,將傳統與現代相結合,使紅色資源在當代煥發新的活力。傳承和發揚紅色傳統,意味著我們要傳承和弘揚那些具有紅色精神的優良傳統,如勇于探索、堅忍不拔、無私奉獻等。通過學習和傳承這些傳統,我們可以更好地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自己的成長和社會的進步提供堅實的支撐。2024年寒假,廣西師范大學“鄉”伴實踐服務隊,在寧夏師范學院附屬中學為孩子們開展紅色文體課程,以“黨建+文化+體育”相融合的形式提高鄉村兒童的身體素質,將紅色精神的種子播撒到鄉村中小學生心中。
“紅色文化怎樣更好融入鄉村中小學體育課堂?”“如何以體育助力鄉村基礎教育?”“什么形式能夠提高學生對紅色歷史的興趣?”寒假期間,由廣西師范大學“鄉”伴實踐服務隊發起的紅色體育課堂公益活動在寧夏師范學院附屬中學開展。
“鄉”伴實踐服務隊的成員們所設計的以紅色為主題的體育活動,如“情報傳遞”、“重走長征路”和“雷鋒趣拼圖”,展現了他們在教育實踐中的創新和用心。這些活動不僅僅是運動,更是一次融合體育、歷史和文化的教育體驗。通過這些活動,學生們在鍛煉身體的同時,也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國革命歷史,增強對紅色文化的認知和熱愛。
特別值得贊揚的是服務隊為活動設計的互動環節,通過趣味問答的形式引導學生們更深入地了解紅色革命歷史,增強了活動的教育性和吸引力。學生們的熱情參與和高漲的熱情也證明了這些活動的成功和價值所在。
這樣的活動不僅僅是一次體育活動,更是一次教育體驗,給學生們帶來了知識上的提升和身體上的鍛煉。學生們的積極反響和期待更多類似活動的心愿也表明了他們對這種融合體育與教育的活動形式的認可和喜愛。希望這樣的活動能夠繼續舉辦并得到更多人的支持與關注,為學生們提供更多豐富多彩的學習體驗。
隨著社會的進步,鄉村教育的發展一直是我們關注的重點。鄉”伴團隊,以振興鄉村教育為宗旨,以體育課堂為載體,將紅色文化融入課堂之中,積極推動鄉村教育的創新發展。
首先,團隊將通過體育課堂,為鄉村兒童提供豐富多彩的體育鍛煉機會,增強他們的身體素質,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同時,將紅色文化融入課堂,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也提升了教育的深度和廣度。紅色文化是中國革命歷史的重要遺產,它包含了無數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和偉大精神。鄉”伴團隊將通過課堂教學、實踐活動、實地研學、知識講座等途徑,深入開展紅色文化浸潤活動,讓鄉村兒童了解和領悟紅色文化的精神內涵,激發他們對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領略八桂紅色文化的神圣魅力。
未來,鄉”伴團隊將繼續探索和創新鄉村教育模式,為鄉村兒童健康發展保駕護航。團隊將緊密結合地方特色,挖掘和利用本地資源,為鄉村兒童提供更多元、更實際的教育內容。同時,團隊也將積極引入社會資源,為鄉村教育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幫助,共同推動鄉村振興。
鄉”伴團隊將以青春之力,為鄉村教育注入新的活力,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讓我們共同期待鄉”伴團隊在鄉村教育中綻放的光彩,為鄉村兒童的健康成長鋪就道路,為鄉村振興描繪出美好的未來。
文字:譚燕玲 蒲安棋 徐文暉
作者:蒲安棋 譚燕玲 徐文暉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 從點滴做起,為社區添彩
- 時逢寒假,我作為新疆塔里木大學機電院“以青春之燭火,點亮社區之微光”實踐隊的一員,帶著一份好奇、一份期待,更帶著一份責任感,初
- 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