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發展爭前列,鄉村振興樹樣板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途徑,是強化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舉措。為深入探訪沿海地區鄉村生態振興情況,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整治人居環境,2023年1月7日,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心系農情實踐隊前往青島市即墨區釣魚嘴村進行實地考察。
上午隊員們來到這個以捕魚農耕為業的村莊,經當地人介紹,如今的釣魚嘴,作為重點打造的特色精品村,通過實施“美麗家園”創建活動,留存古村面貌,力求尋找一條兼顧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的新路徑。
深入實施“千萬工程”,建設宜居宜業鄉村
在釣魚嘴村婦女主任張女士的帶領下,隊員們深入村內參觀游覽。曾經臟亂差的村容村貌得到整治,人居環境得到改善,村民的生產生活方式也發生了巨大轉變,這都要歸功于深入實施“千萬工程”。張主任表示,以前村民私搭亂建棚舍、廁所,使用現代材料、現代工藝,破壞了村落的原有風貌。而且維修成本比較高,少則數萬元、多則上百萬元,基層缺乏資金,村民也無力承擔。近幾年來,釣魚嘴村深入學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不僅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還造福了廣大農民群眾。在適宜位置實施墻體美化,結合周邊環境、墻體實際,彩繪圖案、裝飾小件;修建柵欄、花壇栽種花草、爬藤植物,規劃污水收集處理,溝渠清淤并鋪設蓋板,為公路兩側綠化提供條件,進一步提升了村莊環境衛生和鄉風文明風貌。實踐隊員參觀村內產業發展、鄉村文明建設、人居環境整治等情況,實地感受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以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村民是傳統村落的主體,傳統建筑能否得到妥善保護,村民是關鍵的因素。在鄉村清潔工作方面,釣魚嘴村的主干道兩邊都設置垃圾桶,清潔工人由村中家庭經濟較為困難或者無業的叔叔阿姨來擔任,各家各戶上交一定的垃圾清理費,這為當地美化村容村貌提供了條件,也為無業村民和家庭經濟困難的人員提供一份物質上的支持。實踐隊員通過調查也發現,一方面,老人對村落感情更深;另一方面,也因為年輕人大量離開了農村。農村“空心化”現象給傳統村落保護帶來不小的難題:房屋空置加速了傳統建筑的破敗,人員流失也影響了村落的活力。“傳統村落保護不僅要靠政府,更要提高村民的保護意識,讓村民發掘村落保護的價值,主動加入到保護隊伍當中來。”釣魚嘴村黨支部俞書記說,村民積極性提高了,老房子才會保護得更好。現在村民理事會都會上門對村民進行宣傳,加強溝通,逐步提高村民的保護意識,讓更多人認識到傳統村落中蘊含的獨特價值。
特色產業迎客來,“美麗經濟”添活力
實踐隊員們走在村中,欣賞著村落的風光。釣魚嘴村南依巉山,西臨鰲山灣,自然風光十分優美,幾步遠就能走到海邊,享受趕海的樂趣。綠水環繞、青瓦飛檐……釣魚嘴村的傳統風貌承載著歷史記憶,寄托著綿綿鄉愁,延續著農耕文明。張主任還介紹到,釣魚嘴村還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和民俗文化,不少游客慕名前來品嘗當地的海產品。即墨老酒、虎頭帽、燒白菜等特產,即墨布老虎、即墨柳腔、即墨鑲邊等民俗文化,都十分豐富。實踐隊員也觀察到,當地不僅修建了籃球場、文化中心,還號召村民集資開展路燈修建、凈水器安裝等項目,村民用水更加健康,道路兩旁放上了路燈,夜間出行更加安全了。
此外,實踐隊員還了解到,當地積極響應生態振興工作要求,結合本地情況將海洋環境保護結合起來,嚴厲打擊將垃圾傾倒入海的非法行為,積極營造一個宜居的沿海鄉村環境。在當地干部帶領下,隊員們還有機會觀摩了正在投資建設的光伏產業項目,太陽能板占地一千多畝,上層光板收集太陽能發電,下層可以養殖雞、鴨等,依靠自身優勢發展海產品養殖、農作物種植等產業。隨著經濟的發展,有些村民意識到鄉村在旅游業方面的巨大潛力,想要圍繞海邊漁村做文章,進一步帶動當地發展,而前期廣泛宣傳打開市場至關重要。隊員也提出本次實踐的目的是利用新媒體賦能鄉村振興,婦女主任表示十分認同。
通過本次實踐,隊員們深入了解了釣魚嘴村的發展狀況,用雙腳丈量釣魚嘴村的土地,用筆尖記錄所見所聞所感,隊員們用心體會釣魚嘴村變美了,村民更幸福了。投身鄉村田間地頭,大力宣傳鄉村振興典型,推動鄉村振興戰略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實現鄉村生態振興,一個村也不落下。
作者:侯登登 來源:曲阜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