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織錦,茶香坡柳
8月14日下午,貴州大學三下鄉助力鄉村振興行動隊到達貞豐縣坡柳村,開展對苗族非遺文化的調研與參觀。當天,行動隊深入了解了苗族的織錦技藝以及貞豐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坡柳娘娘茶,共同助力鄉村振興,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坡柳村作為貞豐縣著名的苗族村落,苗族織錦技藝是該村的一大特色。織錦技藝源遠流長,傳承至今已有數百年的歷史。苗族婦女們繼承了這門技藝,并世代相傳,成為了村民的重要生計之一。他們運用傳統的手工織布工藝,織出了色彩斑斕、圖案繁復的錦緞,更織出了一條充滿獨特魅力的致富路。苗族織錦技藝不僅僅是一門手藝,更是承載了苗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圖 1 苗族阿婆用蠶絲織布
除了苗族織錦技藝,行動隊還深入了解了貞豐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坡柳娘娘茶。坡柳村以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培育出出色的茶葉品種,其中最受矚目的便是坡柳娘娘茶。坡柳娘娘茶以其獨特的香氣和口感而聞名,被譽為貞豐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圖 2團隊指導老師謝鑫在給小隊成員介紹古茶樹
行動隊成員認識到,鄉村振興不能僅僅依靠經濟建設,更需要注重文化傳承與創新。他們表示將繼續深入調研,挖掘和宣傳更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同時,行動隊也呼吁社會各界共同關注和支持鄉村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共同推動鄉村振興事業邁上新臺階。
貴州大學三下鄉助力鄉村振興行動隊將繼續深入貞豐縣的鄉村,探索更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特色產業,為鄉村振興事業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編輯:古開燁
攝影:陸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