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門山村與坡柳村的鄉村振興創新之路
貴州大學教授謝勇和張鈺分別擔任著坡柳村和對門山村的駐村第一書記,在推動鄉村振興的征程中,他們為兩個村莊之間的融合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支持和指導。通過共同探討和努力,對門山村和坡柳村在經濟發展、特色產業、農產品推廣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

圖 1 張鈺和謝勇在共同探討茶園規劃(左 張鈺 右謝勇)
一村一品牌的經濟發展路徑是對門山村和坡柳村共同探索的重點之一。坡柳村的娘娘茶以其獨特的品質和歷史文化積淀聞名,而對門山村則注重培育和推廣黃金芽茶。在謝勇和張鈺的指導下,兩個村莊在茶葉產業上實現了融合發展。通過交流和合作,探討茶葉的品牌建設、生產工藝改進以及市場營銷等關鍵問題,努力提高產業鏈的價值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這種經驗的交流和合作為兩個村莊的鄉村振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動力。

圖 2 謝勇和張鈺與貴州大學助力鄉村振興行動隊在茶葉產業園合影
娘娘茶和黃金芽茶進行聯合推廣是融合發展的重要舉措。謝勇和張鈺通過組織相關培訓和推廣活動,使得兩個村莊的農民能夠相互學習借鑒,共同提升茶葉生產和加工技術水平。通過打造聯合品牌和推動產銷對接,娘娘茶和黃金芽茶可以在市場上形成互補和合作的關系,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

圖 3 謝勇和張鈺帶領貴州大學助力鄉村振興行動隊指導茶企生產
在農產品推廣方面,謝勇和張鈺通過開展培訓,提供技術支持和市場導向,鼓勵坡柳村和對門山村的農民積極參與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指導農民通過加工和包裝等環節,提高產品附加值,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同時,他們還引導農民加強技術培訓,提高農業生產和經營的科學性和可持續性。

圖 4 謝勇對農戶進行技術指導
通過謝勇和張鈺的共同努力,對門山村和坡柳村實現了共贏和互利的融合發展。兩個村莊相互學習借鑒,共同探索適合本地發展的鄉村振興模式。他們相互合作,共同推動農產品的品牌建設和市場開拓,提高農民的收入和生活質量。此外,他們還通過農產品的聯合推廣和市場對接,為全國范圍內的鄉村振興提供了可行的示范方案和寶貴經驗。
鄉村振興需要更多像謝勇和張鈺這樣的支持者、指導者。通過學習借鑒、合作共贏,坡柳村和對門山村將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不斷取得新的成就,激勵著更多的村莊追求發展、創新和協同,共同實現鄉村振興的目標。謝勇和張鈺的工作是對門山村和坡柳村鄉村振興的范例,也是貴州鄉村振興事業的典范。
編輯:許建
攝影:陸一鳴
審核:古開燁
指導老師:謝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