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曾嘉玲)近日,廣東財經大學青年三下鄉隊伍實地走訪了江門市兩個鄉村振興建設代表——良溪村和五洞村,開展了為期5天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這次實地調研旨在親身了解基層鄉村振興的實踐成果,為廣大青年學生提供寶貴的鄉村振興調研經驗。
良溪村位于江門市蓬江區棠下鎮,是一座歷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的古村落。我們與村委會和村民進行了詳細交流,深入了解當地古建筑的保護與利用情況。在駐村助理的帶領下,我們參觀了運石塘、羅氏大祠堂等古建筑,感受到了這些建筑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歷史價值。團隊還參觀了正在修建的良溪村村史館,這標志著良溪村正在大力弘揚本村歷史文化,發掘村史文化資源,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文化根基。
(圖為團隊成員與村民友好交流 曾嘉玲供圖)
(圖為良溪村駐村助理為我們介紹講解當地著名的運石塘建筑 曾嘉玲供圖)
五洞村位于江門市棠下鎮北部,是當地鄉村振興和經濟發展的優秀代表。我們采訪了五洞村村委會,深入了解了當地鄉村振興的規劃以及發展牛肉產業的經驗做法。在村委會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我們實地參觀了五洞牛肉館,親眼見證了五洞村是如何立足本地優勢,發展牛肉產業,并與旅游業相結合,形成獨特的鄉村振興路徑。團隊還采訪了當地居民和知名牛肉餐館的老板,聽取他們關于牛肉產業發展的看法。
(圖為五洞村村委會工作人員在牛肉博物館背景下接受我們的采訪 曾嘉玲供圖)
(圖為團隊成員采訪當地最知名牛肉餐館的老板了解五洞村的牛肉產業 曾嘉玲供圖)
這次實地調研讓廣東財經大學青年三下鄉隊伍深刻認識到推動鄉村振興的復雜性和艱巨性。良溪村通過弘揚歷史文化、發掘鄉土資源,讓文化成為鄉村振興的精神支撐。五洞村則通過凝聚村民力量、發展特色產業,使產業成為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兩個村都注重因地制宜、立足本地優勢,在發展過程中兼顧經濟、文化和生態效益,實現了鄉村振興的目標。
我們從這次調研中深刻感受到,鄉村振興不僅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導,更需要廣大青年學生的參與和貢獻。我們應繼承和弘揚老一輩人的創業精神,秉持中華民族“敬業樂群”的價值追求和“求真務實”的人生信念,真心投身到本地的鄉村振興事業中。通過持續深入基層、開展調研體驗,廣大青年將成長為了解農村、熱愛農村、能為農村發展貢獻力量的中堅力量,在新時代的歷史舞臺上書寫嶄新篇章。
通過這次實踐,我們不僅見證了良溪村和五洞村鄉村振興的成果,也獲得了寶貴的感悟和收獲。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深刻認識到,鄉村振興離不開歷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離不開因地制宜的發展路徑,也離不開廣大群眾的參與和支持。作為年輕人,我們要關注鄉村振興,為農村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相信通過每個人的努力,農村將煥發出勃勃生機,成為一個繁榮興旺、富有活力的地方。
這次實踐活動讓我們更加堅定了投身鄉村振興事業的決心。我們將繼續深入基層,開展調研體驗,努力成為了解農村、熱愛農村、能夠為農村發展貢獻力量的棟梁之才。相信在廣大青年學生的努力下,鄉村振興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