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實踐小隊來到杭州市西湖區楊家牌樓黨政服務中心和拱墅區塘河新村社區的老兵基地,分別對當地的退伍老兵進行一次深度采訪。
吳加生的軍旅人生
從采訪中我們得知,吳加生十八歲入伍,共參軍二十六年。他十八歲成為空軍一員,二十六歲上過戰場,立過二等功,擔任過各種干部。當過秘書,做過教員。上過各類的學校,讀各樣的書。吳加生的履歷滲透著他辛勤汗水的人生軌跡。他說,軍旅生活讓他得到培養受到教育。參軍的初衷是為了能夠為家鄉爭光,保家衛國。 田衛平的抗戰使命
“硝煙彌漫,一步一個地雷,作戰環境十分惡劣,炮火聲接連不停的在耳邊響起。”田衛平聲情并茂地與我們分享當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殘酷經歷。戰士們好幾次連續作戰四十八小時沒有合眼,這樣的環境狀態整整持續了十個月。對退役后的生活,田衛平堅定地說:“我很榮幸能夠加入中國共產黨,我并不后悔當初的決定,如果再給我一次選擇的機會,我還是毫不猶豫選擇奔赴前線,保衛家國!”此話語陣地有聲,敲響了每一位實踐小隊員的心靈。
他們流淌著的紅色基因
老兵雖年邁,紅色基因生生不息。武存升老先生抗美援朝分享空軍殲敵經歷,親歷唐山大地震,獲救后加入援救隊伍,為抗震救災做貢獻。消防兵王洪根驚險的救援事跡。還有“白頭不改扶傷志,衣缽定循思邈心。”的軍醫金積祥。他們身上無一不流淌著紅色基因,紅色血液。
金積祥,祝學明,武存升,王洪根爺爺的合影
暖心的金積祥爺爺幫我們量血壓
武存升爺爺給我們講訴他的作戰經歷
在采訪的最后階段,老兵們對我們以及當代青年及以厚望。“好男兒志在四方”, 當祖國需要你的時候,你要肩負使命,要忠誠地履行憲法賦于你的義務,擔當起保家衛國的職責。把個人的理想與國家事業聯系在一起,并為之付出努力。那才是至高無上的理想,青春才會無憾.
我們牢記歷史,珍愛和平,飲讓水思源,繼續奮斗,明天會更好。最后,我們為爺爺們送上鮮花表示敬意,感謝。
伴隨這次實踐活動圓滿結束,我們深刻認識到了紅色基因的傳承重要性,也明白了自己作為新一代的責任和使命。我們將牢記老兵們的教誨,用實際行動踐行紅色基因,為實現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實踐小隊:“小河淌水2023”社會實踐小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