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子鄉約,“青”心鄉伴 ——安徽理工大學鄉村振興專項實踐團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圓滿結束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助力鄉村振興,傳承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營造關心鄉村老人、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7月6日—7月7日,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鄉村振興專項實踐團“星火燎‘援’”志愿服務隊赴安徽省淮南市高新區新華村,開展以“扶智又扶志,青春新獻禮”為主題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進一步感受鄉村振興步伐,助力青年大學生在實踐中學真知、悟真諦,加強磨練、增長本領、淬煉青春。
圖為實踐團成員赴新華村
攜手“童”行,向陽而生
開設陽光課堂,讓安全教育“活”起來。7月6日上午,實踐團到達新華村居委會,圍繞“預防溺水”“謹防詐騙”主題開展了相關知識普及活動。實踐隊員通過生動形象的講授,讓小朋友深刻認識到溺水的危害,并以真實案例向小朋友們普及溺水的正確自救方式,有效提高了小朋友的生命安全意識,筑牢防溺水屏障;通過“反詐防騙,青春同行”主題課堂,介紹新型電信詐騙的危害,普及防范電信詐騙的各種方式,切實提高了小朋友們的反詐騙意識,多策并舉,呵護兒童健康成長。
開展防溺水、防詐騙課堂
搭建陽光舞臺,讓勞動教育“潮”起來。當天下午,為了激發孩子們對生活和勞動的興趣,讓孩子們感受手工的魅力,實踐團開展了“安新菜園”diy活動。團隊成員帶領小朋友們在菜園里搜集木枝、樹葉等材料,并以此為素材制作手工作品,引導小朋友們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大膽設計,巧妙構思,創作出一個個精美的手工作品。
小朋友們在制作手工作品
培育陽光心靈,讓美育課堂“亮”起來。7月7日上午,實踐團開展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手工刮畫課。實踐團成員以鄉村振興為課題,與小朋友們交流對家鄉的了解和期待,啟發他們以繪畫的形式真誠表達自我,用線條勾勒童心夢想,用色彩描繪鄉村振興新風貌。通過支教繪畫課堂,實踐團成員為孩子們帶來了藝術的啟迪和熏陶,文化藝術氛圍溢滿課堂的同時也將鄉村振興的種子潛移默化地植入他們的內心,撒下了新時代鄉村振興的點點星光。
小朋友在認真刮畫
溫暖遲暮,愛駐夕陽
傾注愛老之情,篤行為老之事。7月7日下午,實踐團探訪新華村老人,深入了解老人們的身體狀況及生活情況,耐心傾聽他們的所需、所感、所想,為他們提供切實的幫助和真切的關懷,讓老人們感受到來自社會的關愛與溫暖。隨后,實踐團走進安新菜園,拜訪辛苦勞作的爺爺奶奶,為他們送上了精心準備好的禮物。爺爺奶奶們說,菜園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變化,讓他們的老年生活變得更加充實。爺爺奶奶們也表達了對團隊成員的美好祝愿。聽心聲、做實事,實踐團在接下來的活動中也會繼續投身老人群體服務行動,為老人群體提供關心和支持,真正做到以實事踐初心,以服務暖人心.
作者:齊豫、曹夢媛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 逐和美韶光赴振興,冀塵霧微光入宏圖
- 2023年7月13日,我作為西南大學農學與生物科技學院重慶微光小分隊的一員,跟隨小隊赴重慶市北碚區中華村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
- 08-07
- 聚青年力量 煥古建新生
- 7月9-11日,廈門大學嘉庚學院暑期“三下鄉”校級重點團隊“地域尋寶特攻隊”前往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陸續走過同安鎮、永陽古城、嵩口
- 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