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城鄉發展調研報告一、實踐背景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推進鄉村振興發展。”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的基礎上,推進新型城鎮化和農村現代化建設,把城鎮和鄉村貫通起來,用精心規劃、精致建設、精細管理、精美呈現打造出與山清水秀交相輝映的城鄉環境。
在全面實施城鄉融合發展及鄉村振興戰略視角下,錦州醫科大學“溯源逐新,榮鏡中華”發展成就觀察團,深入城鄉,了解社會現實,去基層鍛煉自已,提高自身素質,觀察城市基建,實地體驗鄉村發展成就。
二、實踐組織
(1)廣泛動員:參與覆蓋廣泛,團隊協力配合
在有效結合社會資源和校內資源的基礎上,由錦州醫科大學“溯源逐新,榮鏡中華”發展成就觀察團的牽頭帶動下,整合有效資源,在全市、縣、街道以及鄉鎮開展一系列的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發展觀察活動。通過深入普及科學理論、組織宣講形勢政第、開展服務群眾需求活動,將理論政第、技術服務及優秀的精神文化產品興到群眾家門口,共同為農民群眾帶去實惠。
(2) 精心部署:結合時代背景,深入實際調研
實踐團隊立足城鄉發展變化,開展全面調研觀察。在城市發展建設取得優秀發展,鄉村脫貧攻堅取得顯著成果的當下,全面調研鞍山市城鄉發展成就。實踐團經過周密策劃與調研,在鞍山城鄉各地展開調研觀察;體民情,觀百態,走訪社區街道、參觀鄉鎮企業、發放調研問卷等方式進一步了解了近年來鞍山城市居民對于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保障以及民生服務保障,鄉村經濟發展狀況和民生醫療服務發展。
三、實踐內容
(1)參觀鞍鋼——地方支柱產業
鞍山冶鐵業有悠久歷史,早在漢武帝時就有采礦及冶鐵業,唐朝以后更加發達。
鞍山鋼鐵公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早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鞍山工業形成了以鋼鐵為主,門類比較齊全的產業體系。鞍鋼,全稱
鞍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是鞍鋼集團最大的區域子公司,始建于1916年,作為中國
橋梁鋼發展方向的引領者,鞍鋼助力新中國實現“橋梁強國”的夢想。
通過參觀鞍鋼廠區,采訪工人,深入了解鞍鋼歷史及現代發展,團隊與廠區工作人員積極溝通,求知探索,觀察發展成就,見微知著,通過對于鞍山支柱企業,冶鐵重工業的深入了解,以小見大,追隨城市發展腳步,觀察城市發展變化。
通過對鞍鋼博物館的參觀,團隊得知:
鞍鋼,全稱
鞍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是鞍鋼集團最大的區域子公司,始建于1916年,前身是鞍山制鐵所和昭和制鋼所。
鞍山鋼鐵成立于1948年12月,是新中國第一個恢復建設的大型
鋼鐵聯合企業和最早建成的鋼鐵生產基地,被譽為“新中國
鋼鐵工業的搖籃”。船舶、國防、汽車、鐵路、家電……鞍鋼產品在多個領域被廣泛納用,已經成為我國大國重器的鋼鐵脊梁。
作為中國
橋梁鋼發展方向的引領者,鞍鋼助力新中國實現“橋梁強國”的夢想。1956年,新中國做出了在
江蘇南京建設
長江大橋、貫通
京滬鐵路線的決定。但當時,符合設計要求的橋梁鋼在國內卻是空白,
國務院把生產
建設大橋所需鋼材的重任交給了鞍鋼。煉鋼的過程就像是一場戰斗,鞍鋼工人們在火焰沖天的煉鋼爐邊,通過不斷的實驗探索最終研制生產出6.6萬噸優質鋼材,舉世矚目的
南京長江大橋也得以建成,這批鋼材因此被稱為”“爭氣鋼”。隨著時代的發展,鞍鋼制造在不斷撐起一座座橋梁。在全球最長
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工程中,鞍鋼提供的17萬噸橋梁鋼全部應用在大橋工程主體,再一次以優質的品質支撐了中國重大
工程建設。
截至2019年,鞍山鋼鐵生產鐵、鋼、鋼材能力均達到2600萬噸/年,并形成了跨區域、多基地的發展格局。
(2)走訪社區街道縣鄉——觀城村融合發展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攻堅戰役在鞍山全面打響, 鋼都鞍山以天藍、地綠、水清、城美、人和的昂揚氣勢, 堅定地書寫著屬于它的創建篇章用文明創建塑造城市靈魂。
·
解放街道組織志愿者集中清理小廣告 身邊環境大變樣為亮化城市容貌,徹底清除城市垃圾“小廣告”,為居民創造一個整潔優美、文明有序的居住環境。
·
東長甸街道:精神文明創建主題宣傳欄 成亮麗風景線為宣傳創建文明城市,日前,東長甸街道將創城工作納入常態化工作管理,在轄區內打造特色主題宣傳欄傳播社會正能量。
·
旅游委抽檢賓館旅行社 禁煙標志擺放成檢查重點爭創全國文明城市,7月4日上午9時,鞍山市旅游委聯合市創城辦督察組,對全市旅游行業星級賓館、旅行社等重點創城受檢單位進行實地檢查。
·
鞍山: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志愿服務為文明加分 6月16日上午,炎炎烈日下,鞍山市二一九路工商銀行公交站亭旁,身著紅馬甲頭戴紅帽子的志愿者們格外醒目,在志愿者的引導下,市民們有序上下車。同一時間段的鞍山市五一路老一百交通崗,6名鞍山市直機關志愿者站在不同的路口引導行人有序通過。
·
支持創城 老年志愿者主動出擊 最近在站前附近,人們常會看到這樣一群老年人,頭戴小紅帽,胸掛工作證,不是在對停靠車輛做文明勸導,就是在四處巡邏,勸阻不文明舉動。他們是鐵東站前街道富田社區老年志愿者創文明城市的示范團隊。
·
小小志愿者 創城出份力 “叔叔,請您走斑馬線”“這是剛才叔叔扔的垃圾,我們扔到垃圾箱里吧”……為積極響應全市“親情1+3+6 共創文明城”主題活動號召,鞍山各個小學都開展“親情1+3+6,我做文明志愿者”活動,小小志愿者在創城中發揮自己的力量。
·
鞍山23.84萬志愿者爭做文明表率 6月22日,記者從鞍山市志愿服務協會一屆五次會員(擴大)會議上獲悉,目前,鞍山市實名注冊的各級各類志愿服務組織已達1704個,在全國志愿服務信息系統實名注冊認證的志愿者達23.84萬人,注冊志愿者人數占城區常住人口比例15%以上。
鞍山, 一座北方鋼鐵名城, 在強有力文明創建勁風的吹拂下, 全市上下團結一心, 營造愈加濃厚的全民參與創建氛圍, 市容市貌正在變得更加美觀, 交通環境大大改善, 市民身邊的生活環境也發生了變化。現如今, 鞍山隨處可見一些細小、暖心的文明之舉, 在不經意間改變著市民的文明意識和參與度, 也贏得了市民的口碑。讓市民切切實實感受到創建帶來的變化, 享受文明創建帶來的紅利。
(3)探尋城市風骨,感受人文風采
一座鋼都, 兩代雷鋒” , 鞍山是一個產生好人又崇尚好人精神的城市。鞍鋼廠區內的雷鋒紀念館、孟泰公園里的孟泰塑像, 大街小巷處處可見的郭明義笑臉的公益廣告, 無不展現著這個城市的獨特氣質。
·雷鋒紀念館
鞍鋼新鋼公司化工總廠是
雷鋒生前工作的地方,這里留下了雷鋒的足跡。為了用雷鋒精神教育和鼓舞廣大職工,化工總廠于1971年在北煤車間建立了第一個雷鋒館,1987年改建為雷鋒紀念館。
館內共收錄圖片248幅,實物80件,同時配有約萬字的解說詞。館外有雷鋒同志使用過的“斯大林-80號”推土機,該推土機1973年被鞍山市委命名為“雷鋒號”。現有展區共分為四個部分,即雷鋒在家鄉、雷鋒在鞍鋼、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踏著雷鋒的足跡。
·當代雷鋒,道德模范——郭明義
他把走雷鋒道路作為自己的人生選擇,甘當礦石,善小而為,追求純粹,時時處處發揮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矢志不渝地傳承雷鋒精神。先后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改革先鋒”、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道德模范等近百項榮譽稱號。被中央文明委授予“當代雷鋒”。2010年8月1日,胡錦濤同志對郭明義同志的先進事跡做出重要批示。2014年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給郭明義愛心團隊回信。
他是追求純粹的“當代雷鋒”
他熱心公益,永學雷鋒。他把參加公益活動作為學雷鋒的新平臺,從無償獻血到捐獻造血干細胞,從報名捐獻遺體(器官)到參加救助流浪兒童的慈善義工,從發起成立紅十字志愿者服務隊到紅十字志愿者急救隊,參加了幾乎所有的社會公益項目。
他扶危濟困,傾力而為。像救助重度血液病患者這樣困難極大的事,他做了很多,無論是他知道群眾的困難,還是群眾發來了求助,他都視為是自己的事,竭盡所能地全力相幫。至今,他幫助過的群眾已達數萬人。
他示范引領,形成團隊。2009年,他在鞍鋼發起成立了郭明義愛心團隊,如今已遍及全國除港、澳、臺以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區,團隊總數1300余支,志愿者總數超過230萬人,廣泛掀起了“跟著郭明義學雷鋒”的熱潮。歷經市場經濟的風雨考驗,他讓人民群眾看到了雷鋒精神強大的生命力、感召力和影響力,成為人民群眾公認的、當之無愧的“活雷鋒”。
四、調研總結與展望
通過本次調研,隊員們更加近距離地接觸、了解了鞍山,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發展歷史與現狀,讓隊員們深切地感受到:正是眾多優秀愛崗敬業的市民的努力拼搏、無私奉獻,在城市發展,人民幸福道路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城市發展與鄉村振興之路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幾代人的探索,才能找到最合適、最快捷的振興方式!讓我們一起努力,把鄉村振興任務完美完成而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