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上午隊員們去到了村里的暖心食堂,為當地高齡老人免費提供午晚餐。走近食堂,映入眼簾的就是一面畫著“臨沂七孝”的文化墻,負米養親,單衣順母,嚙指心痛,戲彩娛親,鹿乳奉親,聞雷泣墓,臥冰求鯉,這些廣為流傳的孝道故事更體現了暖心食堂的“暖”。“暖心食堂”好就好在這件事踐行了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把“人民”鐫刻在自己的旗幟上,無論世事如何變遷、困難如何疊加,以人為本,“為人民謀幸福”始終是黨不變的初心、堅定的方向、持久的力量。

如何才能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僅僅只是一個口號,最重要的是要結合實際情精神,體現在點滴小事中,是由無數個生活片段連綴起來的。“暖心食堂”看似一件普普通通的身邊小事,但小中可以見大。飯后隊員們也貢獻了一些屬于青科大的“暖”,打掃食堂衛生,收拾食堂為老 人提供的書籍等娛樂設施,讓暖心食堂更暖,將暖傳遞下去。
下午隊員們走進居民身邊,用行動踐行實踐活動。團隊成員跟隨村委參加當地“寸草行”活動,去看望高齡老紅軍,聆聽革命故事,感念紅色歷史,傳承精神血脈。
英雄故事,激蕩心靈。時間是有記憶的,歷史從來不會忘記那些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不惜流血犧牲,歷經千難萬險的紅軍老前輩們。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偉大長征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革命風范的生動反映,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同時還強調“在黨史學習教育中,要充分運用紅色資源”。

一本本開國將軍的回憶錄,一件件革命文物,一處處紅色舊址,都是進一步開拓紅色文化內涵,更好地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載體。隊員們作為新時代青年理應為我輩楷模做點什么,掃院子,洗衣服盡隊員們力所能及的一分心。隊員們更應在思想上樹立良好品德,堅定信仰,崇敬革命烈士,將他們的熱情和精神傳承下來,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