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熠路長紅”紅色記憶尋訪團第三站邵陽
為進一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講好紅色故事、展示紅色文化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加快構建紅色文化體系,“熠路長紅”紅色記憶尋訪團于2023年7月6日前往了蔡鍔將軍的故鄉——邵陽。
魏巍蔡鍔像赫赫英氣顯蔡鍔故里文化博覽園位于湖南邵陽大祥區蔡鍔鄉蔡鍔村。7月6日上午,“熠路長紅”紅色記憶尋訪團抵達了邵陽蔡鍔故里文化博覽園,團隊成員步行前往松坡廣場,該廣場之名取自“虎出松林之坡,蔡鍔字松坡”之意。廣場正中央佇立著通高9.9米蔡鍔銅像,再現了蔡鍔將軍當年“拔劍南天,護國討袁”時的英雄光輝形象。在蔡鍔將軍的銅像前,指導老師帶領團隊成員向蔡鍔將軍銅像鞠躬,表示對蔡鍔將軍的尊敬。
(圖為“熠路長紅”紅色記憶尋訪團在將軍門樓合影留念)

(左圖為“熠路長紅”紅色記憶尋訪團步行進入將軍門樓)
(右圖為“熠路長紅”紅色記憶尋訪團向蔡鍔將軍銅像鞠躬)
(圖為蔡鍔生平業績陳列館正門)
檔存救國史館藏華夏根“熠路長紅”紅色記憶尋訪團走進了蔡鍔生平業績陳列館,該陳列館展陳面積1900平方米,分為四個展廳:第一展廳“投筆從戎勵志救國”;第二展廳“重九起義創建民國”;第三展廳“護國討袁再遭共和”;第四展廳“以身許國萬眾景仰”。每一展廳都展現著蔡將軍在不同時期的英雄形象,陳列館內的每一件文物、資料都向世人展示著他捍衛民主與法治,不惜獻出生命的偉大光輝形象。
(圖為蔡鍔生平業績陳列館四大展廳入口)
憶崢嶸歲月看今朝輝煌接著,“熠路長紅”紅色記憶尋訪團來到了蔡鍔故居,蔡鍔故居始建于清嘉慶年間,今仍保留了清代同治—光緒年間的建筑特征,為懸山頂土磚、上蓋小青瓦單層的普通農舍。一幢連五間正房和一幢連三間的偏屋,平面組成“L”型布局,房前有一塊200多平方米的小坪,小坪外置農田,左側前方有水塘,南面有棗子山,北面為枕頭山,東面時蔡家祖墳地。
(圖為“熠路長紅”紅色記憶尋訪團在蔡鍔故居前合影留念)
蔡鍔將軍一生都在踐行“淡泊明志,夙夜在公”的高尚品質,他發動護國起義,掀起全國反袁的高潮,最終迫使帝制取消,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更加深入人心,推動近代中國社會的發展。蔡鍔將軍的一生,是反對封建專制、追求民主共和的一生,是偉大、光輝的一生。他為創立、鞏固民主共和制度立下了不朽勛業,他的愛國主義精神及優秀的品德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青山綠水,長留生前浩氣;翠柏蒼松,堪慰逝后英靈。“熠路長紅”紅色記憶尋訪團在此次尋訪中學習到了蔡鍔將軍濃濃的愛國主義情懷,他的豐功偉績以及淡泊明志、堅持真理、勤政愛民、清正廉潔的優秀品德,將永遠激勵著青年一代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勇前進!通過實地錄制系列黨史宣傳片、云宣傳、宣講黨史故事等活動,讓人們重溫紅色回憶、傳承紅色精神,“沉浸式”地將黨史學習教育主題的生動實踐貫穿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