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下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暑期社會實踐調研團赴河南省唐河縣進行調研,將“一村一品”示范村的王莊村作為首發地,以當地紅薯科技產業園為起點,旨在深入調查研究當地農業現狀與發展前景,并與當地負責人討論發展當地經濟的可行性辦法,為鄉村振興注入新鮮活力。
西農“三下鄉”團隊對王莊村的作物的種植情況進行了全面調查。調查顯示,王莊村具有獨特的地理優勢,這使得王莊村的特色經濟作物的種植情況良好,尤其是紅薯、花生等作物的種植技術在全中國也處于領先地位,農民對紅薯的利用率高,像紅薯尖、紅薯莖都可以進行加工,優質紅薯苗更是銷往各地,銷售量年年全網第一,這些均為村民帶來可觀的收益。
在王莊村書記的介紹下,團隊成員了解到王莊村的紅薯品種豐富多樣,栽培技術成熟,紅薯從種植到收獲到加工再到出售,形成了一系列的產業鏈;紅薯種植面積和產量也在不斷擴大,對于提高農民收入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西農暑期“三下鄉”團隊成員進行實地調研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紅薯科技產業園負責人深知這一點,他表示,產業園著力建設紅薯電子商務,擦亮唐河紅薯的名片,通過“產業園+科研院校+合作社+農戶”的服務機制,帶動了農民的工作熱情,實現了紅薯的高產、優產,畝均增產1000斤以上。

紅薯科技產業園
鄉村振興既要“富口袋”,又要 “富腦袋”。紅薯科技產業園還建立了自己的脫毒種苗組培實驗室、品種實驗區和種苗快繁區,與徐州國家甘薯研究所、省農科院等建立合作關系,聘請專家擔任技術顧問,并引進18個優良紅薯品種進行脫毒培育。團隊成員就紅薯苗的脫毒培育提出了一些專業性問題,從負責人的回答里得到了不少啟發。

紅薯科技產業園組培實驗室
在實地調研后,團隊成員與紅薯科技產業園負責人積極溝通交流,也發現部分農民在紅薯種植過程中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比如僅靠第一產業擴張難以再獲得更高的經濟收益。經過一系列激烈的討論,團隊成員提出自己的看法,建議加強王莊村與科研院校的技術交流、合作,加快成果轉化,提高農作物種植與深加工等方面的發展水平,為農民增收、產業園增效提供新道路。
通過此次調研,西農暑期“三下鄉”團隊深入了解了唐河縣王莊村的農業和產業發展,認真學習了唐河縣紅薯科技產業園的成功經驗與優秀機制,收獲頗豐。團隊希望通過推動紅薯種植業的創新發展,引進先進技術,堅持科技先行,推動傳統農業與農產品加工協同發展,為農村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西農暑期“三下鄉”團隊與唐河縣王莊村書記合照
(特別鳴謝:唐河縣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