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程大學云端筑夢師科技志愿服務隊始終堅持“科技創新+志愿服務”的理念,聯系各地實際和在校大學生的專業特色,走進社會、服務社會、奉獻社會,以實際踐行黨的二十大精神。2022年11月,組建的“云端筑夢師科技志愿服務隊”在指導老師黃冠的帶隊下,走進陜西省西安市戶縣等地開展“三下鄉”團中央專項“推普助力鄉村振興”社會實踐活動。本次服務隊結合學校重點學科和辦學特點,統籌開展具有學科特色的“科技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旨在把科技、教育和文化以新穎的形式帶入鄉村,同時促進在校大學生了解社會、觀察國情的廣度和深度。服務隊采用實地宣傳、趣味課堂、座談交流、走訪調研等多種形式,把當地的文化特色、產業特色結合科普知識與普通話通過廣播、圖片、視頻進行展示和宣傳,積極為戶縣的科普教育發展建言獻策,助力鄉村振興。
服務鄉村,關注科普民情。服務隊前往小豐村、喬家堡等四個村縣進行調研,通過和當地村民打掃衛生、采摘果實、制作午飯等方式,親身了解農村普通話使用情況;同當地多名基層干部進行采訪交流,全方面了解當地科普教育需求情況及相關政策;開展青少年科普需求專題調研,服務隊通過實地走訪村民、對當地村民進行問卷調查,針對不同年齡的村民進行調查,就當地科普教育的現狀、未來發展方向與村民們進行深入交流,共發放調研問卷367份,回收有效問卷290份,了解到農村學齡前和學齡初期兒童在學前教育、科普資源等層面困境。
科技下鄉,突顯專業特色。在過程中,服務隊將科普宣講與推廣普通話有機地結合在實踐活動中。走進兆豐橋小學,將科普小知識帶入課堂,通過讓水晶樹開花、功夫小火柴、會跑的皮劃艇等小實驗,讓孩子們在實踐中體驗科學魅力,走進科學,愛上科學,探索科學;在小豐村村委會宣傳欄上張貼了團隊自主設計的科普宣傳海報,協同鄉鎮行政管理部門開展入戶科普宣講并贈送科普課程;在古槐廣場、人民路廣場進行科技文化知識宣講活動,面向青少年開展科普知識競賽,當地居民反響熱烈。
實地走訪,助力鄉村發展。服務隊在陜西特色種植業鄠邑葡萄發展產業中心進行了為期3日的“科技下鄉”服務與專題調研。前往鄠邑區市民之家進行科技惠農政策的咨詢,隨后前往葡萄工業園區開展農業數字現代化專題調研。調研結束后,團隊跟隨葡萄研究所技術人員現場考察無公害病蟲害葡萄種植區,研究人員對其中所采用的技術和所帶來的效益進行詳細的講解。為此,實踐隊與研究所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將在每年的10月份左右,前往葡萄工業園區開展科技志愿服務。參觀了當地景點,如鐘樓、中國戶縣農民畫博物館、鄠邑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等,了解了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民俗文化—戶縣曲子、布老虎、農民畫等。發現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面臨艱難的生存環境,服務隊共同探討分析,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議。如: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以當地的特色產業相結合,發展當地第三產業的同時助力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在科技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急需在其中融入更多的科技元素,被更多人所熟知,為更多人所傳承,助力鄉村新發展。
本次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結束后,指導老師黃冠與隊員們及時進行了交流研討總結,通過將前期準備內容與實踐內容進行對比分析討論,更加明確科普教育的重要性。將實踐中所獲數據總結歸納,知悉了前期在科普教育志愿服務策劃中的不足,細化后期服務規劃。
在為期一周的“三下鄉”社會實踐中,服務隊的成員們扎根中國大地,親身體驗戶縣村的風土人情,真真切切感受到黨和國家對鄉村振興的扶持力度。西安工程大學云端筑夢師科技志愿服務隊未來將以專業所學更好地振興鄉村、服務社會、建設國家,踐行“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實踐,譜寫當代大學生勇擔社會責任、奉獻青春力量的贊歌!
學齡前兒童與一段學齡兒童的科技文化水平調研宣講
鄠邑區市民之家科技惠農政策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