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態保護,護黃河太平
黃河流經我國9個省區,流域內包含豐富的資源和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和經濟地帶。
黃河“干旱缺水與水土流失并存”的基本特點,成為實現流域可持續發展所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新中國成立以來,黃河治理從最初的下游防洪走向全流域治理、小流域綜合治理、大規模退耕還林(草)工程,直至近年來的生態優先、山水林田湖草生態空間一體化保護與區域生態文明綜合治理等,水沙治理取得成效。
近些年來,由于國家政策的出臺以及積極實施,黃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成效顯著,但脆弱的生態環境仍未得到根本改變,生態保護措施建設標準有待提高、工程建后管護亟需加強。流域內水資源供給與經濟發展、人口增長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水資源供需矛盾加劇。因此,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迫在眉睫,流域高質量發展任務艱巨且復雜,需要以長久心堅持不懈地走下去。
對于推進黃河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我認為首先要確保并完善治理措施和工程建設的生態功能,推進流域生態可持續健康發展。建議繼續鞏固流域生態文明建設成果,提升工程管理水平與維護力度,實現監管并重,持續發揮其應有的功能。同時,探索實施分區精準防治戰略,構建科學合理的生態治理空間格局,以小流域為單元的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科學配置工程、林草、耕作等措施,逐步提高措施設計標準,確保各項措施與工程的可持續健康發展,逐步完善綜合治理體系。
其次,我們也要加強自身的保護意識。自古流傳著“黃河安瀾,天下太平”的說法。黃河養育著中華兒女世世代代,而由于我們的過度索取,他也危在旦夕,這種時候,我們更應該盡自己的一份力,從日常小事做起,加強所在地黃河治理與保護的宣傳,提高自身的環境保護意識,同時在生活中合理用水,保護水源,減少水源中的垃圾排放,在黃河沿岸合理建立督查小組,每天檢查周邊的環境衛生情況,為保護我們的母親河盡一份力量!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從古至今,描寫黃河的詩句數不勝數,詩句中的黃河氣勢磅礴,仿佛千軍萬馬氣吞山河。而未來的黃河會變成什么樣呢?這便需要我們的努力,我們堅信,經過人們的不斷努力,“河中兒童嬉鬧,河岸婦女談笑”的美好景象也將不只存在與幻想中,而是出現在每個人的眼前!
時間:2023-01-17 作者:李笑宇 來源:尋流溯源實踐隊 關注:
- “大食物觀”,讓百姓吃的更好
- 俗語道:“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隨著近幾年國家對農村食品政策的大力實施,我國農村食品安全問題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在政府主導下
- 01-17
- 樹立大食物觀,助力鄉村振興
-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樹立大食物觀,發展設施農業,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就是要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基礎上,也要確
- 01-17
- 食物安全記心間,百姓生活日日佳
-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人們的生活離不開食品,隨著經濟不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的溫飽問題得到了解決,大家也對飲食的
- 01-17
- 贛榆新合村志愿服務
- 為了調查村委會新建的圖書館使用狀況,我們通過圖書借閱量等來分析改良圖書館的管理。
- 01-17
- 深耕黃河治理,共迎澄澈未來
- 中國青年網日照12月17日電(通訊員 高宇昕)黃河,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既是自然之河、生命之河,也是文化之河、心靈之河。黨的十
- 01-17
- 黃河安瀾,天下大穰
- 黃河是中國最重要的內陸河流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河流之一。黃河流經九省,匯入渤海,為許多城市和農村地區提供了水源和交通要道。
- 01-17
- 聚焦黃河保護,構建綠色生態
- 中國青年網日照12月17日電(通訊員 孟林萍)黃河,這條流經中國北方的河流在歷史上曾經是中華民族文明的搖籃,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
- 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