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鄉村,感受農耕文明跳動的脈搏,感受中國最渾厚的吶喊,感受那片土地的厚重,感受那片土地浸潤的血汗,我和“隱入煙塵”實踐隊其他隊員來到泰安市岱岳區角峪鎮展開實地調研,在與村委會工作人員以及農戶的交流中了解當地農業發展情況。
在對角峪鎮的居民進行采訪的時候,我感受到了居民們的熱情,在說明我們來發目的后,居民更是十分配合,認真地回答了我們提出的問題。雖然他們說的方言很難懂,但是我們努力的克服語言溝通上的阻礙,豎起耳朵認真聽,居民也是非常親切的用肢體語言來告訴我們要表達的意思。從交流中,也培養了我們對農民的感情,這讓我想起了我小時候在村里讀書,與鄰里老人之間的感情也是十分要好,學會如何與老人溝通,從他們的內心中去感受農民那種樸實的性格,只有心與心的交流才能夠更好的培養感情。而只有當大學生們對農民和農村有了感情,才能讓我們和農民的心貼得更近,才能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艱辛和收獲的喜悅,才能真正的樹立為“三農”服務的意識,才能更好的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圖為實踐隊員與農戶進行交流。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賈志浩 供圖
在調研之前,我對農村土地流轉制度沒有太多了解,并且對農村的家庭農場種植情況比較樂觀,畢竟新的農村土地承包制度實行有一段時間了。但是實際走訪過后,我才發現情況遠和我想的不一樣。由此我想到了我們當代大學生是不是應該對此有所作為?我想我們上大學為的不應該只是將來能拿多少工資吧?應該是我們能為自己家庭,為自己在的村子,為自己在的鎮子做些什么,往大了說就是我們能為這個社會做些什么。我國是糧食大國,民以食為天,經濟迅速轉型的今天,如何保護農業,保障農民的利益,仍然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我跟隨基地負責人來到了一處位于角峪鎮先鋒村的農作物栽培溫室大棚基地(以栽培草莓為主)。由于基地負責人堅信青年人是祖國未來的希望,見我調研,他欣喜且樂于對我進行指導,他指著那在沃土中綻綠吐翠、生機盎然的草莓對我說,我們青年一代應當如這草莓一般,在祖國提供的廣袤大地上昂揚生長,開花結果。聆聽此言良久立,不愧為優秀的種植戶,是的,他眼中看著自己的大棚中的一片草莓慢慢生長,他心中所思卻是闊野千里,有這樣的思想,做何事會不成功呢?通過對草莓生長的實地觀察與調研,我了解到了全產業基本流程。基地負責人耐心細致地帶我參觀栽培空間,介紹整個空間中的設施。除此之外也介紹了草莓從選苗、種植、全生長周期中的管理手段到變現的整個流程。除種植戶采摘銷售草莓之外,設置有顧客草莓采摘體驗項目,可實地自主挑選新鮮草莓,體驗采摘草莓的樂趣,種植戶此舉也的確是以個人的身份在向著“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這一目標靠近,為目標的實現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整個調研過程中,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了農民朋友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呼喚和渴望,作為大學生,我們需要關注農村、心系農村,在鄉村振興的遠征中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