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作為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隱入塵煙”社會實踐隊的一員,我很高興能同大家一起前往泰安市岱岳區角峪鎮進行實地調研,守住良田沃土,守護糧食安全。
種強糧安,種業興旺促進國家鄉村振興。這日伊始,經過近1小時的車程,我們終于來到了岱岳區角峪鎮。走進角峪鎮田間地頭,綠油油的小麥長勢十分喜人,一片片草綠色的冬小麥郁郁蔥蔥,給大地鋪上了綠色的地毯。我們參觀了當地的農業合作社,觀摩了農田里的噴灌滴灌等先進設備,了解到為確保冬小麥豐產豐收,合作社積極引導種植戶選擇優良品種,好種育好糧,好糧不愁賣,優質的種子實實在在地促進了農民的增產增收。到這時,我才真切地感受到科技助農、種業興旺的力量,為鄉村振興插上了翅膀。種子是農業芯片,是我國糧食安全的關鍵支撐,也直接關系到百姓的“米袋子”和“菜籃子”。有了好種子,才能產好品。優良的種質資源不僅能提高農作物產量,也讓農作物質量更有保障,為國家糧食安全注入“芯”動力。

圖為農田噴灌設備。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劉晗悅供圖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天”。生在新時代的我們,或許不曾感同身受父輩和祖父輩所經歷過的那段農業水平落后、糧食產量低、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或許已經日漸忽視和淡忘了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中蘊含的深刻的道理,浪費糧食的現象在我們身邊隨處可見。但我們不應該忘記“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盡管我們國家的糧食生產逐年增強,糧食收獲量也逐年增加,但是我們對糧食安全的危機感和反思意識需要始終存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在糧食安全這個問題上不能有絲毫麻痹,要未雨綢繆,始終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為我國國家發展提供堅實后盾。在用科技解決糧食問題的同時,作為新時代大學生,我們需要深刻認識到大國糧食安全的嚴峻形勢和重要意義,應該更加珍惜、節約糧食,積極響應光盤行動。我們要將守護國家糧食安全牢記于心,做愛糧節糧的踐行者,讓光盤行動在大學中蔚然成風,為祖國農業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糧安天下,農穩社稷,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與糧食種植戶面對面交談中,我明白了農業是我國立國之根本,糧食安全一頭連著國家戰略,一頭連著我們平常百姓的生活。糧食既是關系國計民生和國家經濟安全的重要戰略物資,更是人民群眾最基本的生活資料。我深刻認識到只有保障糧食安全,端牢中國飯碗,才能真正實現“倉廩實,天下安”的雄偉藍圖。
胸懷“國之大者”,勇擔強農興農使命。在農業現代化快速推進、鄉村振興穩步落實的今天,身為青年學子,我們不但要有為人民服務的愿望,更要有為人民服務的技能。我們當以滿腔的熱血、飽滿的斗志投入到“三農”建設的洪流中去,當以糧食安全為己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勇敢探索,為農業現代化添磚加瓦;當以節約糧食為己任,從自身做起,從身邊人做起,為端穩中國飯碗盡綿薄之力。
糧食夢,中國夢,我的夢。走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糧食之路,為強農興農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我們勢在必行。ㄍㄓ崋T 劉晗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