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莓帶動長豐大發展——長豐縣草莓農業發展與鄉村振興本網12月22日電(通訊員 胡小山)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對此,曲阜師范大學“黑墨成文,綠野振興”實踐隊以鄉村振興為主題,在合肥長豐縣開展社會實踐,進行調查研究。長豐縣作為中國“草莓之都”,草莓種植業已發展成為當地主要特色產業,促進當地鄉村振興戰略推進。
據調查,長豐縣是江淮分水嶺上的一個小縣城,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規;N植草莓。在這三十多年間,長豐縣的草莓種植業迅猛發展,帶動長豐縣經濟增長,極大推動了當地鄉村振興事業。
三十多年前,長豐草莓種植的科技含量低,當時的草莓種植主要依賴于當地肥沃的土地和適宜種植草莓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實際種植面積僅有五十畝,無論是畝產量還是年產量都遠不足支撐產業發展;草莓運輸也只能依靠于綠皮火車,運輸效率低下;此外,當時水果保鮮技術發展水平較低,導致長豐草莓多在長豐周邊城市銷售,市場空間;同時,長豐草莓在規;跗冢]有知名度,草莓銷路窄。這一系列問題都影響著長豐草莓種植業的發展。
(圖為長豐宣傳地標)
在這三十多年中,長豐縣緊跟改革開放的步伐,積極落實鄉村振興政策,以中國速度迅速發展,于2016年被評為中國草莓之都。據工作人員介紹,長豐縣草莓種植主要在溫室大棚內種植,冬季大棚內外溫差約有十度,滿足草莓種植對溫度的需求,利于草莓糖分的積累,即使在冬季也能產出香甜、色澤紅潤的草莓,生長期僅需一個月,即使在冬天生長期也只有兩個月左右,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現在長豐草莓年產量可達35-40萬噸,收錄了國內外276個草莓品種。此外,長豐縣草莓多采用技術先進的無土栽培,一排排草莓生長在半空,據工作人員介紹這樣的種植模式被稱為“草莓天瀑”。“草莓天瀑”是目前最先進的草莓無土栽培種植系統,由智能溫室、可升降的懸掛式無土栽培系統和水肥一體化精準灌溉施肥系統三部分組成,具有高密度、自動化、省力化、節水節肥、環境友好、適應性廣泛等特點,每平方米可種植20株草莓苗,種植密度極大增加。除了大大提升了草莓產量,還減少了農藥化肥的使用,在保證草莓質量的同時,減少了農業生產對土地的污染,促進長豐草莓可持續發展。

(圖為當地環境狀況)
曾經物流冷鏈技術的限制導致長豐草莓難以向外運輸、擴展市場,一度嚴重阻礙了其發展。而現今,長豐草莓的運輸保鮮條件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在2016年,長豐草莓首次邁出國門,進入日本市場。2022年12月7日,順豐快遞開啟了“長豐草莓運輸專車”,在疫情防控狀態下保障運輸人員安全的同時,也能夠滿足草莓保鮮的需求,保障了年底草莓種植戶的收入,助力種植戶平穩過渡到2023年的生產當中。
(圖為長豐草莓場包裝車間)
2022年,長豐縣草莓種植面積達21萬畝,其中95%都是種植紅顏品種,總產值近50億元,F在,草莓種植戶有8萬多戶、從業人員17.5萬人、受益農民36萬人,這也讓長豐連續多年穩居全國設施草莓栽培第一大縣。自2020年至2022年底,經過這兩年間的申報,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被農業農村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授予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稱號,成為長豐草莓獲得的第八個、也是最有含金量的一塊品牌,奠定了長豐草莓全國龍頭的地位。而這一特色產業的發展,也帶動了當地農民脫貧增收。如今,長豐草莓產業已經做大做強,“紅顏”、“豐香”、“章姬”等鮮食品種不僅在中國各大城市銷售,更是遠銷海外。此外,近年來,由草莓種植引出的旅游經濟發展更為興盛。長豐通過承辦“第八次中國草莓大會暨第十三屆中國草莓文化節”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優質草莓前來打擂,提升了長豐草莓產業的檔次;在草莓旅游方面,當地也展開了諸如“長豐草莓一日游”等一系列活動。

(圖為某加工場地外觀)
目前,長豐草莓業年銷售額已達110億元,成功助力長豐縣在中國百強縣中站穩腳跟。草莓種植作為長豐縣的特色產業,已經帶動數十萬農民脫貧致富,助力長豐縣在新時代中走向富足小康。小草莓產業發展為百億項目,不僅是長豐縣振興的經濟支柱,更是長豐縣接下來十年、五十年、一百年發展的生動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