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師范大學化學化工與材料科學學院“田野的希望”社會實踐團隊開展調查鄉村教育及普通話
2022年7月至2022年8月,山東師范大學化學化工與材料科學學院“田野的希望”社會實踐團隊在當地鄉鎮小學及周邊少數民族地區圍繞“鄉村”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本次活動由指導老師趙晨、隊長楊捷組織帶領,副隊長王佳樂、劉璇,團隊成員趙一倩、郭新萍、鄧靜文、陳姿頤、李嬌嬌、祁春霞、馬瑞寧、李霞、杜麗荷參與本次社會實踐活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農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鄉村教育比起以往也得到了顯著的改善,但是隨著國家經濟的高速發展,城鄉教育差距懸殊的問題日益突出——師資力量薄弱、教育資源不足、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教學內容單一單調、學生自身缺乏良好的素質等各方面。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為了進一步了解問題和解決問題,把“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化為勇于擔當和敢于奉獻的實際行動,把鄉村教育扎扎實實地搞好。化學化工與材料科學學院希望的田野隊伍通過對鄉鎮中小學生的采訪、發放調查問卷等多種方式,發現和找尋鄉村教育落后的關鍵問題和解決方法。通過調查,鄉村教育的關鍵問題是教育資金的缺乏和教育方式的單一,針對相關問題,我們隊伍提出相關問題改善方法。同時,在進一步鞏固民族文化認同的道路上,推廣普通話是必不可少的一環。山東師范大學化工與材料科學學院“田野的希望”團隊在暑假期間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關于語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大民族地區、農村地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服務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此次社會實踐活動在開展前,“田野的希望”團隊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制定了完備的方案計劃,隊長楊捷通過線上活動將此次實踐活動劃分為鄉村教育調查和普通話宣傳活動兩大部分,明確團隊成員分工,制作調查問卷,。實踐活動開展過程中,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線上團隊成員發放及收集調查問卷,分析調查結果,抓住鄉村教育及普通話普及問題的關鍵所在,線下團隊成員走進鄉鎮地區的校園,進行針對性的實地調查與采訪,通過對鄉村小學的學生、家長、老師,當地農村老人及少數民族同胞進行采訪,收獲了寶貴的調查結果,同時發現了深層次的問題并積極思考,提出可行有效的解決問題方法。鄉村教育仍存在較多突出問題如教師資源少,教師職稱低,教師培訓不足,學校基礎設施差的問題叩待解決,普通話普及道路仍有方言“根深蒂固”,接觸普通話語言環境機會少等障礙。團隊成員進行分析討論,從國家政策,人文關懷,幫扶工作,培訓講座,硬件配套五個方面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并書寫社會實踐報告。
通過本次社會實踐活動,各位隊員學習知識,增長才干,在制作調查問卷,整理統計調查問卷數據結果,進行相關文獻的檢索,書寫社會實踐報告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同時培養了團隊成員的合作精神與吃苦耐勞能力,更重要的是團隊成員們意識到當前學習生活條件的來之不易,激發了成員的奉獻精神與斗志,要努力為教育事業的發展添磚加瓦。“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教育事關文化基因的傳承,事關國民素質的提高,更事關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鄉村教育面臨的從義務教育到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的素質能力問題都嚴重滯后于城市的問題,本團隊的實踐活動致力為鄉村教育盡一份綿薄之力。此次“田野的希望”社會實踐團隊圍繞“鄉村”開展調查鄉村教育及普通話宣傳的社會實踐活動圓滿結束,我國高度重視鄉村工作,普調話普及事關國人文化素質的提高,教育事關文化基因的傳承,更事關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唯有切實解決鄉村問題,持續加大力度推進教育進程及普通話的普及方能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時間:2022-10-05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報告
- 河南工業大學以夢社會實踐團隊在暑期開展了防疫宣傳活動,在此期間團隊中每個人都恪盡職守,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去,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 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