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提升西安的城市精神,促進西安城市文化的發展,立足千年古都西安,傳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拓展地鐵文化的延伸方向,2022年7月25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文學院赴西安地鐵文化景觀調研實踐團抵達西安,圍繞西安地鐵文化并延地鐵二號線展開實地調研活動。
為深入調查研究西安地鐵文化,實踐團成員來到北客站,西安地鐵二號線的起始點展開實地調研。通過觀摩西安地鐵文化墻以及相關人員對地鐵文化墻的講述,實踐團成員了解到,西安地鐵二號線以文化墻為主,將西安傳統文化與現當代文化進行了結合,用壁畫的形式將古老的故事傳遞給乘坐地鐵的人們,傳承千年古都悠久的歷史文化。

(團隊成員進行實地拍攝記錄)
隨后,實踐團成員乘坐地鐵二號線進行進一步的調研。北苑站到了,實踐團成員首先對站名進行了研究,歷史上“北苑”曾是唐代宮廷北面的皇家園林,故命名為北苑。在北苑地鐵站內有皇家園林的典型要素--亭臺、小橋。該站的壁畫也和宮廷園林息息相關。其中,壁畫《變遷》,展示著交通文化的發展,以“車”為原型;有《金秋新綠》意為“綠色人文”主題,綠葉、古建筑、傳統紋飾,釉下彩、陶板、鍍銅工;有《吉祥磚雕》意為“連年有余”吉祥紋樣。下一站,安遠門站,安遠門,因臨近西安城墻正北門--安遠門而得名,古代中原漢族朝廷對邊遠少數民族采取懷柔安撫政策,所以把皇城北城門命名為安遠門。該站地鐵標識有西安城墻大北門(安遠門)箭樓。其中,壁畫《御守》意為守護家園、安撫遠邊;有《繁花似錦》意為大唐文化、唐代仕女、雍容華貴的仕女風貌。西安地鐵二號線,站點名稱與附近景點或與歷史政治等因素有著淵源。而每站的壁畫,也都貼合了該站點的形象和歷史。

(團隊成員進行實地拍攝記錄)
地鐵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體現,實踐團成員在調研觀摩地鐵文化的同時,還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等方式了解廣大人民群眾對西安地鐵文化墻相關知識的認知程度,為團隊進一步傳承和發展西安地鐵文化提供了重要思路。
通過此次調研,實踐團成員深入了解了西安地鐵文化,包括地鐵二號線各站點命名的緣由,地鐵文化建設現狀,以及地鐵文化對城市文化的重要影響。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有助于提高城市知名度、增強城市核心競爭力、促進城市經濟發展。立足于千年古都西安,以地鐵文化為視角,實踐團成員在傳承優秀歷史文化的同時,為進一步探索開創出一種具有新穎性,時代性的西安地鐵文化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