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蘇州科技大學組織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學生組成“丹青繪夢志愿服務團”赴蘇州市虎丘區秀岸村、太湖村開展“手繪鄉村·青春行動”主題社會實踐活動。團隊主要成員為城鄉規劃、建筑學同學,他們發揮繪畫特長,為實現鄉村“各美其美”、助力農村環境提升和美麗鄉村建設貢獻青年力量。
秀岸村位于蘇州高新區最西部——鎮湖街道,緊鄰鎮區北面,中國刺繡藝術館、繡品街北端都在管轄區域內。新建的太湖大道、貢山路穿村而過。2003年由市岸村和馬橋村兩個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17個村民小組,15個自然村,農戶數692戶,戶籍人口2646人,現有常住人口2823人。村民主要從事五匠及刺繡行業、苗木種植。
6月14日,丹青繪夢志愿服務團的負責人與老師共同驅車前往秀岸村和太湖村,團隊和當地村委會進行了溝通,介紹了我們此行的目的。我們實地考察了當地的墻面情況和人文風情,了解了各個自然村的情況,與當地村民進行了友好交流,領略了兩個繪畫村的風貌,風土人情。并且蘇州市城鄉建設局張處長、高新區團委籍書記以及太湖村村委會沈書記、秀岸村村委會郁主任也與我們一同考察繪畫場地。
7月16日,服務團的七位同學進行了第一次線上騰訊會議,實踐團開始著手墻繪線稿的繪制,各成員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查詢借閱相關資料,討論過程中,大家對鄉村新貌的建設感觸也越來越來深刻,各抒己見。負責人將墻面進行分配,大家開始進行設計,一幅展現鄉村風貌的初稿也便完成。在幾次開會討論,反復修改后,最終團隊給出三套方案供村委會和村民們選擇。
8月31日,實踐團成員驅車秀岸村進行墻繪,天氣悶熱難耐,汗水濕透了成員們的衣服,卻也無法影響成員們鎮靜堅定的心,一筆一畫,從上午到傍晚,成員們交替上陣,齊心完成了第一幅主題墻繪作品,發揚了大學生堅持不懈,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在實踐中鍛煉自己的意志。
在秀岸村,丹青繪夢志愿服務團進行了4幅墻繪的創作。在秀岸村村委會的大力支持下,實踐團成員們明確分工,配合默契,結合“童趣”“插畫”“文明”等主題,用巧手點綴白墻灰瓦,用山水畫、人物畫等多種繪畫方式將創新、協調、綠色、發展的理念融入鄉村振興的美好畫卷。作品圍繞“童趣”主題,整幅畫給人一種奇幻的新奇感,放眼望去,湛藍的海洋,夢幻的鯨魚,微笑的孩童,跳躍的飛魚,一個充滿幻想,神奇的夢幻海洋躍然墻面。希望人們用天真無邪的眼睛去發現生活中的美好,用一顆熾熱的童心去感受生命中的溫暖,用一臉童真的笑容去感染身邊的人,用心生活快樂無限。
墻繪結束后,為進一步提高居民疾病防范意識,增強居民的健康意識,切實普及傳染病的相關知識,團隊成員還向村民發放了防疫宣傳單,進一步宣傳科學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科普知識,勸導群眾做好佩戴口罩及個人衛生等防護工作及有關注意事項。
接下來的日子,丹青繪夢志愿服務團來到了太湖村。在實踐團隊繪畫的過程中,有不少過路的居民駐足觀看,團隊成員積極動員大家,進行講解和引導,就像實踐團負責人所說:“墻上的彩繪,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更能引起大家對美麗鄉村建設的關注”,緊接著,實踐團成員向廣大居民介紹了鄉村振興的重要性和環境保護的相關舉措。社區居民聽完后紛紛贊同。社區居民說:“這次的手繪活動讓原本單調的墻面煥然一新,不僅美觀,而且宣傳了鄉村振興,同時希望未來我們能多多舉辦類似的活動。”
一墻一文化,一景一鄉情。圓滿結束好團隊進行了線上社會實踐活動總結會,總結收獲,分享心得。通過本次實踐活動,團隊成員們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磨煉了自己的意志,這次實踐,也是給了我們一次在快節奏時代中體味煙火氣息的機會,讓我們近距離接觸鄉村,感受鄉村建設,感慨鄉村發展,感佩祖國政策,同時為鄉村文化建設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