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習近平主席“建設航天強國”戰略目標,增進對所學專業的理解,長安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2020級學生王婧伊在2022年7月25日至2022年7月29日于西安航天發動機有限公司增材制造創新中心進行了為期5天的社會實踐活動。
我深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雖然在書本中已經學習了有關于金屬材料成型加工的方法,但終究只是一個認知形成的過程,對一些具體的工具、加工方法沒有構建明確的概念。在這一個星期的社會實踐中,我跟隨增材制造中心內的工程師從設計工藝零件方案開始,完整地見證了一整個工藝流程的全過程,也對工程師的工作內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工程師作為前期設計人員,必須不停的對自己的方案進行修改,防止在后期工人進行加工處理的過程中因為產品不符合要求而進行廢棄處理,我也深深感受到了作為一名工藝人員身上承擔的責任。
實踐期間,走近多種生產工藝廠房,實地參觀了鑄造、鍛造及增材制造車間,對減材制造、等材制造和增材制造三個詞語的含義和區別有了實際性的認知。其中,等材、減材制造均為傳統的金屬材料成型及加工工藝手段,而增材制造作為新興起的技術產業,在傳統工業領域可謂掀起了一場巨大的變革。增材制造是一種“自下而上”通過材料累加的制造方法,從無到有,在突破傳統工藝無法加工較復雜零件的限制的同時,還具有簡化工藝流程;降低工藝難度;有效地縮短了生產一個零件所需要的人力及耗費時間,大幅提高工作效率等突出優勢。認識了該增材制造中心的輕量化、結構功能一體化等一系列創新設計,并且已經成功將新產品在長征五號、神舟十四號的發動機上使用,并將在今后不斷擴大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將科技前沿技術不斷的應用于我國的航天強國建設中去。
偉大事業孕育偉大精神,偉大精神引領偉大事業。一代代航天工作者不僅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更培育和形成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在建設航天強國的新征程上,我國航天工作者以載人航天精神為動力源泉,自立自強、創新超越,在人類探索太空的事業中不斷貢獻著中國力量。
這次暑期社會實踐,不僅讓我對于書本上的知識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讓我對自己未來的專業學習領域有了更清晰的認知。同時,也讓我深刻感受到了科技發展對工業的革新,更為自己作為一名從小在航天精神的熏陶中長大的新時代青年產生了強烈的時代自豪感和使命感,明確了未來的目標,更決心為航天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