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學生網南京8月28日電(通訊員 麻栩銘 祝一鵬 周宇森)
“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通用航空與飛行學院“天空之城”團隊于
7月4日至7月29日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縣康北兒童福利院、青稞產業園、白利寺、朱德總司令和五世格達活佛紀念館、十八軍援藏窯洞遺址以及甘孜縣所轄鄉鎮中13個鄉鎮開展支教和下鄉飛行知識科普活動,將藍色夢想播種到更高、更遠的地方。
飛天未來一筆開:教學相長、智周萬物的“天空之城”長達一個月的教學任務,“天空之城”團隊一步一個腳印,劃分出
教研組、宣傳組、后勤組,協力拓展出
學科基礎課程、藝術課程,各位成員密切配合、精心計劃、勤奮探索、認真備課,致力于給康北兒童福利院的孩子們帶來不一樣的學習體驗。
基礎學科上,各位老師合理安排每個年級的課程,
做到每天課表不一樣。結合藏區的孩子們的基礎和特質改變教學方式,為他們提前教授下個學期的校內課程,輔導暑假作業,切實幫助他們提升成績。教學過程中大家相處融洽,老師將一些有趣的故事帶給孩子,休息室里常可見老師們探討教學方法的身影,努力尋找更多值得相教的東西,
向周知萬物的造詣前進。
當然,團隊也為孩子們帶去
特色課程,讓孩子們多元發展。“
橫平豎直、熟能生巧”的書法課、“滿懷熱愛、歌聲飛揚”的音樂課、“活力滿滿、以武強身”的跆拳道課程,“嚴肅認真、微笑面對”面試課、“傳統相承、一飛沖天”的航模課。
在“結伴同行”項目的幫助下,天空之城團隊得以為這里的孩子們采購一批書法練習用具,和足量的手工航模,讓他們在書法課上盡情的感受書法的魅力,在課余還可以和老師們一起在操場上一起放飛航模,初識飛行的美好。
鄉鎮科普傳知識:播種夢想、道濟天下的“天空之城”高海拔的甘孜離天空很近,但這里的孩子們對天空的知識卻相知甚少,為了能將藍天知識普及給甘孜大地上的孩子們,天空之城團隊
結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航天、民航”的三航特色,除駐福利院日常的教學任務外,團隊還
聯合了四川甘孜縣團委,深入
13個鄉鎮,開展
民航飛行知識科普夢想說活動。在
兩個星期的科普行程中,“天空之城”團隊
累計教授學生1200余名,發放航模1000余個,共建立“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通用航空與飛行學院教育實踐基地”13處。
受限于甘孜各鄉鎮條件、受眾人群等因素,“天空之城”團隊成員精心設計
“飛天小劇場”和“航模大制作”兩個環節。
首先,“飛天小劇場”由民航科普員以第一人稱的視角演繹乘坐飛機全流程,讓孩子們
沉浸式體驗乘坐飛機的各類注意事項和安全規定。接著,“航模大制作”環節中,
團隊利用“結伴同行”提供的資金為所有參與科普的孩子都準備了航模,加以現場制作教學,讓所有在場的孩子們有機會
親手制作、放飛航模,切身感受飛行的樂趣。制作完成后,老師同學們站在一起,一同放飛數十架飛機,構成了一道絢麗的風景線。
十年來,天空之城團隊
首次深入甘孜大地的各個角落,在陪伴福利院的孤兒的同時,將民航知識播撒到更多地方。“天空之城”實踐團的成員們在進步中靈活改變、在完美后力爭創新,成員們敬事擔當,互相配合,雖然是初次開展科普活動,但是依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還記得
昔色鄉的團委書記評價到:“你們現在所做的這件事讓
這里的孩子對于航空航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很可能改變他們的一生!” 
圖為團隊成員在福利院內上課,文化交流和特色課程
漢藏交流筑橋梁:多元融合、學習文化的“天空之城”除了進行福利院內的支教活動和拓展鄉鎮科普活動外,天空之城也不斷學習藏族文化,
不僅要將外面的文化、歡樂帶入大山,更要將山中獨特的藏族文化帶出去。在支教期間,成員們受甘孜縣團委盛情邀請,參加了甘孜縣首屆“民族團結杯”馬術表演賽。比賽過程中,騎手們人馬合一,引得現場陣陣驚嘆。為了讓團隊成員更加深入的了解藏文化,孩子們還為支教成員準備了藏文課。從藏語的起源,到構成藏語的30個字母,再到后來滿黑板的祝福藏語,孩子們的熱情教學,成員們的積極學習,教室內朗朗學語聲常常有歡笑相伴。課后,福利院的孩子們還為每位成員準備了專屬藏文名字明信片。
為了更多的了解藏族文化傳統,在教學閑暇之余,成員們也去往眾多當地的名勝紅色景點:青稞產業園、百利寺、朱德總司令和五世格達活佛紀念館、十八軍援藏窯洞遺址。
支教團隊的成員與當地甘孜青年一同感受當初紅軍寄存在這大山里的偉大精神。
圖為實踐團隊在甘孜各地對青少年進行飛行知識科普
酷暑身涼歡笑隨:暖心相伴、溫情相傳的“天空之城”“陪伴”便是此次支教之路最重要的一詞。夏天是個熱情的季節,在教學之余,團隊成員精心籌備了
“潑水歡樂節”和
“第一屆趣味運動會”,只為陪伴孩子們度過一個特別的暑假。
有著“結伴同行”項目對我們團隊的資助,我們的隊員們采購了大白小臺燈、指尖滑板、氛圍感小蠟燭、精美日歷、特別的南航紀念徽章、定制版航空公司小航模,趣味運動會的獎品,都是一個個精挑細選的禮物,只為留給孩子們最美好的回憶。孩子們在投中籃球、撞倒水瓶、到達終點時,
在拿到自己心儀的獎品時臉上都浮現出
真摯的快樂。
一年365天的光陰,我們能陪伴孩子的日子只有30天,在即將要離別的時間里,天空之城每個老師精心準備
與每個孩子的合照,特意訂制了蛋糕,為福利院的孩子們過了一個
與眾不同的”集體生日“ 。“ Happy birthday to you. Happy birthday to you. “ 溫柔的歌聲、親切的祝福、真摯的愿望,在這個夜晚,匯聚成了點點星光,照亮了整個天空。

圖為實踐團隊在甘孜白利寺與當地青年交流學習
民航知識廣科普:傳授學識,解惑大眾的“天空之城”民航科普無止境,飛天夢想在前方。作為通用航空與飛行學院創建的民航知識科普窗口,知識TACAN臺從2021年開始陸續制作了20個的科普視頻,擁有民航特色南航里的學子久旱逢甘,在新的平臺
汲取民航知識,了解成果不易,堅定報國決心。作為一個大學生社會實踐項目,知識TACAN臺符合央視網曾提出的“通過民航科普的形式將民航知識與文化帶入公眾身邊,
及時宣傳民航動態與發展,讓公眾
了解民航成果的來之不易,從而
引領航空報國”理念,同時也滿足國家對大學生社會實踐
“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堅持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堅持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的要求。
我們是科普的受惠者,我們也是科普的參與者。在科普學習的沃土中,更多同學受到感染,加入了知識TACAN臺的團隊之中,以點點星火,點起科普大眾的熊熊圣火。從文稿的選題,撰寫,審核,到視頻的拍攝,制作,剪輯。7月10日到8月17日,歷經
30余天的精心制作,
共計10個視頻,將系列知識TACAN臺并分期進行投送,來幫助同學們更好的擴展自己的知識領域,除此之外,還精心制作了課程所需要的ppt與課本來搭配使用。科普了“飛機航路的來歷”“飛機時差的影響”“飛機結冰對航行的影響”等一系列隨處可見卻大有學問的民航知識。將民航知識趣味化、生動化傳播,共享民航科普資源,用通飛學子自己的方式傳播了民航知識和民航文化。10個視頻不到50分鐘的時長,卻凝聚著16位制作知識TACAN臺的通飛學子
渴望提升民航自信心,實現民航強國的共同夢想。當夢想相互交織、碰撞,組成起來的夢想網絡在構筑學院科普新平臺的同時,也映照出小飛內心擔當責任和發揮才能的志向。
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通飛學子努力將青春融入更壯麗的山河。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對隱形的翅膀,理所當然地也會
懷揣著一個航天夢,知識TACAN臺不僅能讓我們對民航事業有更多的了解,也為每一位向往藍天的人搭建著堅實的階梯。在實踐結束的時刻,秋的涼意已悄然襲來,這是
高溫辛勤后無言的鼓勵,是
一個月忙碌后收獲的預兆,16位知識TACAN臺成員的付出逐漸有了成果,心之所向,行之所往,
懷揣著航天夢的通飛青年也將用行動在民航科普之路上鐫刻下屬于自己的詩篇。“熱愛與堅守”、“藍天與夢想”,是
天空之城團隊貫穿一路的蛻變與進步,也是不曾忘記的最真摯善良的初心,“去最需要我們的地方”。
天空之于我們如此不同,夢想之于我們如此接近。鼓勵萌發的小小夢想,陪伴最需要的人,
嘗試做別人眼中閃亮的星星,熱血、無畏、道濟天下,才能真正收獲滿滿。走進孩子的內心,在福利院里匯聚“星火”力量,點燃少年夢想,用愛心和陪伴溫暖孩子們的心靈世界,為民航教育事業注入新的血液與活力。
當夢想與夢想碰撞,支教,為孩子們支撐起遠大的志向,是饋贈于他們最好的禮物。支教,也讓我們重新思索自己的人生定位。

圖為實踐團隊在福利院與孩子們的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