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一支由11名塔大生科學子組成的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深入一師阿拉爾市十四團天鵝湖與十六團長鑫漁業,開展了“魚躍天山畔,情注塔河岸”水樣采集與生態調研走訪。此次活動旨在通過科學手段,深入了解新疆鹽堿水土著魚類的生存環境,為其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提供數據支持。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陳生熬、副教授宋勇受邀作為技術指導老師參與本次調研。

首先,老師們對漁場飼料進行了檢測,觀察魚苗的生長;然后團隊隊員們使用專業的采樣設備,沿著河道有條不紊地開展水樣采集工作,為后續送往實驗室進一步檢測做準備。

隨后,團隊在老師的指導下對葉爾羌高原鰍的生長情況進行了實地考察。同時,老師們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向當地漁場老板及漁民傳授相關科學理論知識并開展指導工作。

此次“三下鄉”活動,隊員們在實踐中收獲滿滿。通過水樣采集、生態調研與技術指導,既將專業知識轉化為守護新疆漁業發展的實際行動動力,也深刻體會到生態保護與漁業發展的緊密關聯。在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不僅提升了科研實踐能力,更堅定了投身生態保護的決心。此次活動架起了高校與地方漁業發展的橋梁,以科技賦能漁業,為新疆魚類資源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注入青春力量。(文/孔素素 攝/張日珍 孔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