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非遺農耕韻,情暖鄉土振興行
6月29日至7月2日安徽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踐行今夏,潁上千秋”實踐隊走進阜陽潁上縣半崗鎮、西三十鋪鎮及周邊區域,開展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此次活動以鄉村振興、紅色傳承、非遺文化等為核心主題,引導和激勵廣大青年學生積極投身實踐,參與到真正的人民勞動和基層工作,在實踐中歷練、在志愿中精干。千里柳植彩虹路,勞動精神自昂揚
6月29日至30日,實踐隊深入半崗鎮柳條基地與紅柳公司,探尋非遺柳編的奧秘。在田間,隊員們跟隨負責人在躬身勞作間體會農耕艱辛。走進非遺手藝人的家中,柳編奶奶手把手傳授“量尺”與編織技法,讓隊員們領略到傳統技藝的精妙。當得知柳編工藝品遠銷100多個國家,成為安徽文化產業的國際名片時,大家深切感受到非遺文化跨越時空的生命力與時代價值。
圖1 志愿者與去除側芽的工人阿姨們的合影 柳涵攝
潁上泥人尋古韻,陶公妙手塑匠心
6月30日,實踐隊踏入管仲老街潁上泥人堂,拜訪市級非遺傳承人陶傳豐。陶老師秉持“慢工出細活”理念,作品多耗時數月乃至數年精雕細琢,因而多次被阜陽市博物館收藏。在其悉心指導下,隊員們親手塑造泥人,指尖傳承非遺匠心,將文化火種深植心間。
圖2 潁上泥人非遺傳承人陶傳豐指導志愿者捏泥人 柳涵攝
以愛叩響童心扉,用心澆灌成長花
7月1日上午,團隊成員化身心靈引路人,借助生動的PPT演講,用童趣滿滿的語言開啟心理健康知識課堂,照亮孩子心靈世界。“我的幸福泡泡”創意游戲中,孩子和家長們盡情編織夢想、分享快樂,他們心底最純真的聲音得以展現。此外,團隊成員還帶領孩子們,用音符傳遞溫暖與力量,在歡快的旋律中,點燃每一顆勇敢追夢的心。
圖3 心理健康科普時積極回答問題并獲獎的兒童與志愿者合影 崔幸幸攝
丈量沃土探農脈,叩問民生繪新篇
7月1日下午,洪單村村書記化身為 “鄉間向導”,引領實踐隊穿梭于鄉間巷道,沉浸式感受鄉村振興脈搏。生產車間內,縫紉機的嗡鳴與工人專注的身影交織成產業興旺的動人畫卷。“咱這旱田啊,紅薯就是‘頂梁柱’!”書記的話語間滿是自豪。以紅薯為媒,村里深耕全產業鏈,將普通 “土疙瘩” 加工成粉絲、粉皮、粉條 “三粉” 特色產品,讓其變身增收致富的 “金鏈條”,既守住了鄉土農脈,更鋪就了村民的幸福路。
圖4 西三十鋪鎮團委負責人與志愿者們交談 柳涵攝
米油承載關懷意,腳步丈量敬老情
7月2日,團隊成員懷揣著濃濃的敬意與溫暖來到半崗鎮沈圩村,將一袋袋大米、一桶桶食用油,親手送到村里的爺爺奶奶手中。這份微薄心意,是晚輩對長者的感恩與關懷,愿能為他們的生活增添一份暖意,讓敬老之情在鄉村的土地上生根發芽。
圖5 志愿者們為沈圩村老人送上米油溫暖留念 柳涵攝
潁上實踐結碩果 青春躬行向新程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此次三下鄉的落幕并非實踐終點,潁上土地上收獲的感悟與情誼,已化作前行底氣。實踐隊以步履丈量鄉土,于非遺傳承、教育幫扶、產業調研中踐行擔當。未來,他們將以更堅定的步伐奔赴各地,讓青春在服務基層、反哺社會中持續生長向上力量!
作者:姜海川、崔幸幸 來源:安徽理工大學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深耕非遺農耕韻,情暖鄉土振興行
- 實踐隊赴安徽阜陽潁上縣開展三下鄉實踐,在半崗鎮參與柳條打芽勞作,調研柳編廠千余件成品的經營情況;于管仲老街采訪市級傳承人陶傳豐
- 07-08
- 萬州烤魚點燃創業夢
- 2025年7月4日,為深入調研非遺烤魚從技藝到產業的躍遷之路,探索其如何點燃夜間經濟,以專業智慧賦能升級。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醫
- 07-08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台市|
荔波县|
年辖:市辖区|
万安县|
娱乐|
调兵山市|
乐清市|
岳西县|
灵武市|
敦煌市|
尼木县|
甘德县|
鄄城县|
财经|
仙桃市|
苏州市|
沅陵县|
庆安县|
酉阳|
阿拉善左旗|
新津县|
东海县|
长泰县|
林周县|
镇宁|
两当县|
阿城市|
辰溪县|
新邵县|
昭通市|
和林格尔县|
文山县|
宜城市|
垫江县|
桃江县|
玉林市|
铅山县|
奉贤区|
喀喇沁旗|
会东县|
宁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