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院學子走進鐵門關,將軍河畔解碼兵團精神
為傳承兵團精神、賡續紅色血脈、充分利用兵團紅色歷史文化場館資源開展實踐育人,石河子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赴南疆尋訪兵團故事實踐團于7月5日正式啟程。全體隊員精神飽滿,誓言鏗鏘,表達了傳承紅色基因、貢獻青春力量的堅定決心。

圖為馬克思主義學院赴南疆尋訪兵團故事實踐團出發前合影李世杰供圖
7月6日上午十時,實踐團師生一行至第二師渤海教導旅紀念館、紅石榴博物館,開啟了一場觸摸歷史脈搏、感悟兵團精神的沉浸式學習。
渤海教導旅紀念館以大量珍貴的歷史文物、影像資料和場景復原,生動再現了渤海教導旅從山東渤海之濱轉戰千里、進駐新疆,最終投身屯墾戍邊事業的壯闊歷程。實踐團成員們深刻感受到老一輩兵團人“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的無私奉獻精神,大家紛紛表示,要將兵團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青年的使命與擔當。

圖為馬克思主義學院赴南疆尋訪兵團故事實踐團參觀第二師渤海教導旅紀念館王新宇供圖
紅石榴博物館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融合紅色歷史和各民族文化,是展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重要窗口。通過觀摩和聆聽講解員講解,團隊成員深刻體會到中華民族多元文化融合共生的深厚底蘊和一代代二師人對于兵團的堅守。

圖為馬克思主義學院赴南疆尋訪兵團故事實踐團參觀鐵門關市紅石榴博物館王新宇供圖
下午六時,實踐團成員深入鐵門關市河北花苑社區,圍繞基層文化資源需求與供給進行調查訪談。居民們紛紛向實踐團成員講述自己對文化活動的需求和期望,實踐團成員朱婉瀅表示:“基層職工最真實的心聲,讓我們觸摸到文化資源供需之間那道亟待彌合的縫隙,每一句質樸的訴求都是最珍貴的調研收獲。”

圖為馬克思主義學院赴南疆尋訪兵團故事實踐團對職工進行訪談王新宇供圖
此次從出征到參觀紅色文化場館再到深入基層調研,使得兵團精神如春雨般無聲浸潤團隊成員的心田,在他們心中深植下愛國戍邊的信念種子。這次“三下鄉”活動,必將化作青春奮斗的深沉動力,激勵著新一代青年扎根邊疆、建設邊疆、奉獻邊疆。
文字:馬婉盈、何雨薇、李雯
圖片:王新宇
指導老師:卿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