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縣安塘鄉清江村是一片紅色沃土,1931年至1934年間曾是中共湘贛省吉安縣委、蘇維埃政府駐地,涌現出343名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2025年7月3日,江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紅色廬陵”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團專程到訪,在這片承載厚重歷史的土地上開展紅色文化研學活動,深入感受革命精神與現代文旅的有機融合。
近年來,安塘鄉清江村在鄉村振興戰略引領下,累計投入500余萬元對蘇維埃政府舊址、紅色練兵場等革命遺址進行數字化改造。在嚴格保護歷史風貌的基礎上,創新運用二維碼導覽、智能語音講解等技術手段,使紅色文化傳播更具互動性和沉浸感。改造后的革命舊址已接待多批研學團隊,成為紅色教育的重要實踐基地。
在硬件提升的同時,安塘鄉更注重紅色文化的深度挖掘與活化利用。當地聘請黨史專家團隊編撰吉安縣首部鄉鎮黨史教材《紅色安塘》,系統梳理革命歷史脈絡,并開設紅色課堂,通過專題宣講、情景教學等形式,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值得一提的是,清江村創新打造的“有聲圖書館”作為數字化紅色教育平臺,以掃碼聽書的方式將革命歷史轉化為可聽可感的鮮活故事。這一創新舉措既保留了紅色文化的厚重底蘊,又契合現代傳播趨勢,使歷史真正“活起來”,成為紅色教育的新亮點。江西師范大學“紅色廬陵”實踐團在調研中重點考察了這一平臺,探索其在紅色文化數字化傳承方面的重大貢獻。
清江村通過傳統與現代的有機結合,不僅守護了紅色記憶,更以創新方式激活了革命文化的時代價值。未來,當地將進一步整合資源,深化文旅融合,打造更具影響力的紅色教育品牌,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精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