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印記 城市記憶——鎮江博物館里的百年革命史詩
2025年7月4日,江蘇大學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四名學生組成的社會實踐團隊走進鎮江博物館歷史館,開展"鎮江近代革命歷史"專題調研。團隊重點考察了"近代歷史與革命奔流"和"鎮江革命斗爭史"兩大主題展覽。
在專業講解員的引導下,團隊成員順序參觀了鎮江近代史的七個關鍵階段展覽。展覽以1840年鴉片戰爭為起點,詳細呈現了鎮江開埠、辛亥革命、省會變遷等重要歷史節點。1938年新四軍韋崗伏擊戰的專題展區尤為引人注目,這場戰役作為新四軍進入蘇南敵后的首場勝利,在抗戰史上具有標志性意義。
"鎮江革命斗爭史"展區通過實物展品、歷史圖片和場景復原,完整呈現了鎮江人民在不同革命時期的斗爭歷程。展出的抗戰時期土制武器、地下工作密函、烈士遺物等珍貴文物,生動還原了革命年代的斗爭場景。其中,惲代英等革命先驅在鎮江的活動史料引發學生濃厚興趣。
團隊成員們被鎮江人民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深深打動。在參觀過程中,他們認真傾聽,不時向講解員請教細節問題。特別是在了解到革命先烈在鎮江的活動事跡后,隊員們紛紛表示要繼承和發揚這種革命精神。不禁心中感慨:"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不僅要學好專業知識,更要銘記歷史,傳承紅色基因。"
此次實踐活動中,團隊還特別關注了近代科技與革命斗爭的結合。他們發現,在抗戰時期,鎮江的地下工作者就善于運用簡單的物理原理來改進通訊設備和武器,這種將科學知識應用于革命實踐的做法給了隊員們很大啟發。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通過一天的參觀學習,團隊成員們對鎮江的近代革命歷史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他們表示,這次實踐不僅是一次歷史知識的學習,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禮。據悉,作為物理專業的學生,他們將在今后的學習和科研中,發揚革命先輩的奮斗精神,為國家的科技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者:謝玉潔 來源:江蘇大學 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 謝玉潔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青春踏尋鄉土記憶 實踐解碼文化根脈
- 2025 年 7 月 3 日,福建農林大學農學院 "青春賦能鄉村興,深耕沃土助振興" 實踐隊赴莆田秀嶼區鄉村記憶檔案展示館開展 “三下鄉” 活
- 07-06
- 紅色基因行,走進二七
- 河南工業大學電氣工程學院“豫”見紅色記憶實踐隊赴鄭州二七紀念館參觀學習
- 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