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變遷描時代剪影,共富愿景繪民生新圖——暑期社會實踐團赴紹興柯橋
社會變遷描時代剪影,共富愿景繪民生新圖
—“柯橋坊聚富,共富景煥新”暑期社會實踐團赴紹興柯橋
6月29日,國際商學院“柯橋坊聚富,共富景煥新”實踐團為深入叩響百姓回響,深入了解百姓冷暖,對當地居民進行了調研采訪,隊員們圍繞居民收入變化、生活現狀及對發展的感受,對不同市民展開采訪,聆聽來自普通百姓的真實聲音 。
收入變化,喜憂參半的現實
采訪中,收入話題觸動著大家的生活神經。多位受訪者提到收入增長遇阻,甚至有下降情況。“最近工資沒漲,錢越來越不好賺”,簡潔話語道出掙錢不易。有人感慨“這幾年收入沒提高,反倒降了,經濟大環境不太好,影響到咱普通老百姓” ,反映出宏觀經濟波動下個人收入的承壓。
不過,也有從業者分享了不同境遇。從事實體經營且積累穩定客源的受訪者表示,過去二十多、三十年里,抓住行業發展期,曾有不錯收益,“以前做實體店,三人一起一年能掙百八十萬,整科交下來掙了 1000 多萬,買了不少房產” ,展現出部分行業在特定階段的發展紅利。

注:隊員們調研采訪商店老板娘
生活百態:品質與挑戰并存
生活層面,大家有著多樣體驗。部分人談及生活壓力,“花銷提高,進的少出的多” ,凸顯收支不平衡的困擾;也有人樂觀看待,“生活品質不全和金錢掛鉤,100 塊有 100 塊的過法,1000 塊有 1000 塊的活法,家人在身邊就好” ,傳遞出親情與心態對生活質量的支撐。
城市發展帶來的生活便利,成為不少人的談資。提到柯橋,有人點贊“經濟不錯,挺人性化,旅游大巴、靈活機動車這些都好,對老年人很友好,建了不少醫院,像從杭州來的省人民醫院,老百姓受益” ,體現城市配套完善給居民生活帶來的積極改變;也有退休老人分享愜意日常,“有吃有喝,能閑下來釣魚,和 50 多年同學相聚,聊聊東北、敘敘舊,生活挺知足” 。

注:隊員們和保安叔叔進行溝通采訪
發展期許:共富路上的期盼
談及對未來發展、共同富裕的理解,百姓有著樸素愿景。大家認可共同富裕不是“搞平均”,盼著先富帶動后富,“有人創業、搞技術先富起來沒問題,得帶著大伙一起干,別落下人” ,渴望在發展浪潮中,更多人能共享機遇。
對于社會發展,受訪者也有著責任與感恩意識。“社會大環境雖有挑戰,但我們得努力,讀到高學歷更要回報社會、懂得感恩,人品得放第一位” ,彰顯出普通民眾對社會正向循環的期待,盼著個人奮斗與社會發展同頻共振,在共富路上走得更穩、更遠 。

注:隊員們和三十一年經營的老板娘進行調研采訪
這些來自街頭巷尾的聲音,匯聚成百姓生活的真實圖景。收入的波動、生活的酸甜苦辣、對發展的期許,既折射出時代發展的印記,也為城市進步、社會共富提供著民生視角的思考,提醒隊員們在發展進程中,持續關注百姓所需,讓更多人在生活改善中收獲幸福與希望 。
浙江金融職業學院 蔡守亮
作者:蔡守亮 來源:實踐采訪調研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科技助力健康,義診溫暖人心
- 2025年6月28日國際癲癇日,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 “清遠” 實踐團攜手揚州五臺山醫院,于邗源社區及醫院門診開展健康宣講與義診,科普
- 06-30
- 指間經緯織錦色,法治薪火護非遺
- 6月28日,湘潭大學法學學部團委、學生會赴常德實踐團調研團走進常德市科學技術館體驗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宋錦非遺體驗課,對非遺保護有了
- 06-30
- 鍛劍為魂,鑄劍為信
- 2025年6月26日,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機電·青年行實踐隊踏入“中國寶劍之鄉”龍泉,開啟了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對話。
- 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