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7日至30日,安徽中醫藥大學學子共赴六安市金寨縣梅山鎮、金寨立夏節起義革命烈士陵園開展“三下鄉”暑期紅色文化調研活動,在陰沉蒙熱且伴有降雨的天氣中,開啟了一場意義非凡的紅色探尋之旅。
圖為大家共赴烈士陵園(閔文雪/攝)
當日,天氣雖不盡如人意,陰沉悶熱的空氣裹挾著淅淅瀝瀝的雨滴,但這絲毫沒有阻擋大學生們前往金寨這片紅色土地的熱情。團隊一大早就從合肥出發,經過漫長的路途顛簸,終于抵達了金寨縣立夏節起義革命烈士紀念園。
圖為團隊抵達烈士陵園(閔文雪/攝)
站在山腳下抬頭45°就能看到烈士陵園的頂端,視覺上似乎是觸手可及,但是路途上的艱辛只有親身經歷才會知道其中的困難程度。通過路途上的壁畫和石刻讓我們了解到立夏節起義是中國革命史上一次重要的武裝起義,它在鄂豫皖邊區革命斗爭中寫下了光輝的一頁。紀念園內莊嚴肅穆,每一處建筑、每一尊雕塑都承載著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記憶。大學生們懷著崇敬的心情,緩緩走進紀念園,沿路認真觀看著立夏節起義的故事,深入了解革命先輩們為了理想信念,拋頭顱、灑熱血的英勇事跡。
圖為同學通過石刻了解歷史(閔文雪/攝)
在肅穆的紀念館臺階前,這群渾身濕漉卻眼神清亮的青年學子排成整齊隊列,緊握右拳,面對鮮紅的旗幟再次高聲宣誓。誓言擲地有聲,穿透雨幕,與陵園松濤莊嚴合鳴,震蕩著在場每個人的心靈。此行風雨洗禮,將金寨這片“將軍縣”血肉熔鑄的信念深深嵌入年輕的心魂之中。風雨中跋涉的足跡,如同金寨山區永不停息的山溪,正默默匯入新時代繼承紅色血脈的宏闊長河,革命精神所向,恰是青年心中那盞永不熄滅的薪火燈塔。
圖為團隊向紀念碑致敬(閔文雪/攝)
在調研過程中,團隊成員們還與當地居民進行了交流,了解了紅色文化在當地的傳承和發展情況。他們發現,金寨人民一直以革命先輩為驕傲,紅色文化已經深深融入到他們的生活中。許多居民主動向大學生們講述自己所知道的革命故事,希望這些年輕一代能夠將紅色基因傳承下去。
此次三下鄉調研活動不僅讓大學生們深刻感受到了金寨紅色文化的魅力,也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學習和成長的平臺。團隊負責人表示:“這次調研是一次生動的思政課,我們希望通過深入了解紅色文化,將調研成果轉化為實際行動,用所學知識為紅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據悉,該大學生團隊還將繼續在金寨開展一系列的調研活動,深入挖掘當地的紅色資源,為弘揚革命精神、推動鄉村振興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通訊員:閔文雪、李雪、李薈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