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學院實踐團深耕廣德市東亭鄉探索文旅宣傳和非遺傳承新路徑
2025年6月23日至26日,池州學院地理與規劃學院的“指尖非遺,筆下鄉標”美麗鄉村設計實踐團在廣德市東亭鄉開展了為期四天的調研與文創設計實踐。實踐團以“非遺活化 + 鄉村標識 + 文旅融合”為核心路徑,深入東亭鄉的頌祥村、柳亭村、高峰村等六個村落,通過實地勘察、深度訪談和文創研發等方式,探尋非遺精髓,提煉地域特色,打造獨具魅力的鄉村文化符號。
實踐團在東亭鄉調研挖掘文化基因,通過“政民雙軌”機制探索鄉村發展。團隊分產業組和民意組,考察生態農業項目,收集鄉村品牌建設建議。深入理解東亭鄉歷史文化,提出將“紅色精神”融入鄉村標識設計。關注當地文化遺產,如杜杭橋、觀音堂、南來漢墓群,提出“竹編紋樣 + 馬術主題”融入文創開發思路。聚焦陽岱山村特色產業,提出產品包裝文化敘事和品牌辨識度提升建議。關注東亭湖生態區文旅開發潛力,記錄湖區自然景觀和人文風貌。
池州學院實踐團在明德扇業和唐氏竹編基地探索非遺與現代設計結合,通過標準化生產和電商銷售促進村民就業和收入增加。他們提出利用IP形象串聯鄉村旅游路線和助力文旅發展的創新方案。團隊計劃深化鄉村標識設計和文創產品打樣,推動非遺轉化為鄉村標識。
此次實踐活動不僅展現了青年學子“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使命擔當,更構建了“高校 — 地方 — 村民”三方協同的鄉村建設新模式。隨著非遺元素與現代設計的深度融合,東亭鄉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正迎來由文化創意點亮的鄉村振興新征程。
作者:王葉、漆文佳、畢亦婷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智慧助老e路,安全護老同行“
- 聚焦智慧助老與銀發就業,常州紡院人文與健康學院實踐團隊赴常州市人力資源和就業創業管理中心,調研政策、探索路徑,助力養老服務智能
- 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