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傳承紅色基因、助力鄉村振興,6月27日,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紅色崢嶸”鄉村振興實踐團奔赴安徽省金寨縣,開展以“青春致敬立夏節起義”為主題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學子們通過探訪革命遺址、緬懷革命先烈、調研紅色文化資源,深刻感悟大別山精神,以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青年的使命擔當。
圖為安徽中醫藥大學三下鄉小隊隊員校前合影(汪銳/攝)
實踐團抵達大別山紅色小鎮斑竹園,這里曾是立夏節起義的重要策源地。在莊嚴肅穆的紀念園內,實踐團成員整齊列隊,向革命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面對鐫刻著烈士姓名的紀念墻,全體學生肅立默哀,深切緬懷在立夏節起義中英勇犧牲的革命先烈。
圖為大別山紅色小鎮斑竹園紀念雕像(汪銳/攝)
紀念碑上“立夏節起義的烈士們永垂不朽”的銘文,訴說著紅軍將士浴血奮戰的英雄事跡。"站在先烈們戰斗過的地方,我深深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沈同學動情地說,"作為新時代醫學生,我們不僅要銘記歷史,更要繼承先烈遺志,將'堅貞忠誠、犧牲奉獻、一心為民、永跟黨走'的大別山精神發揚光大。"
圖為紀念碑前莊嚴宣誓(汪銳/攝)
活動尾聲,實踐團穿著印有“AHUCM”(安徽中醫藥大學縮寫)的襯衫在紀念碑下莊嚴宣誓:“傳承紅色精神,弘揚岐黃之術!”隊員們將立夏節起義中“堅定信念、團結奉獻”的精神內核與中醫藥“大醫精誠”理念相結合,團隊計劃將通過紅色故事宣講、實踐心得分享等形式,助力革命老區精神共富,將此次主題教育活動的收獲傳遞給更多同學,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