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探尋連家船民上岸歷史變遷,感悟時代發展與民生溫度,以青春實踐踐行健康使命,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筑夢健康實踐隊奔赴寧德市福安市下岐村,開展參觀學習與交流實踐活動,在漁民廣場、連家船民上岸主題展館的走訪中,在與搬遷親歷者的對話里,觸摸歷史脈絡,傳遞健康關懷。
踏入下岐村,首先抵達漁民廣場。六月的海風帶著咸濕氣息拂面而來,廣場上“搬上來、住下來、富起來”的紅色標語醒目矗立,一旁國旗隨風飄揚,見證著這片土地的變遷。隊員們放慢腳步,目光掃過廣場上還原連家船民海上生活的雕塑、小品:破舊的漁網、簡易的船屋模型,無聲訴說著往昔“以船為家、逐浪而居”的漂泊歲月。曾經,連家船民一家老小擠在狹小漁船上,風吹浪打時連安穩休憩都成奢望,吃水靠接雨水、生病只能硬扛,對陸上定居生活的向往,就藏在這些被歲月打磨的場景里。漁民廣場像一本攤開的“立體史書”,為實踐隊揭開連家船民上岸奮斗史的首頁。
隨后,實踐隊走進連家船民上岸主題展館。這里,一件件帶著歲月斑駁的實物、一幀幀珍貴的歷史照片、一段段詳實文字,構建起連家船民“搬上來、住下來、富起來”的奮斗長卷。隊員們跟隨講解,凝視從狹小連家船到現代化樓房的生活場景轉變,聆聽從單一捕魚維生到多元就業致富的發展故事。從黨和政府推進上岸政策的堅定決心,到連家船民拼搏奮斗的堅韌身影,展館里的每一處細節,都讓隊員們深刻體悟“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的厚重分量,也見證著時代浪潮中民生改善的堅實步伐。
與連家船民搬遷親歷者的交流,更是讓這段歷史變得鮮活而溫暖。圍坐交流間,老人們用質樸話語,回溯船上生活的風雨飄搖——狹小空間里,一家人與風浪相伴,吃水艱難、就醫無門的困頓,透過話語直抵人心。而當談及上岸后的變化,幸福笑容綻放在老人臉上:從簡易住所到敞亮樓房,從為生計發愁到擁有穩定收入,黨和政府的政策扶持,讓生活翻天覆地。實踐隊隊員們專注傾聽,不時追問,在共情歷史中,也將健康知識化作溫暖關懷。結合專業所學,隊員們為老人講解常見疾病預防、合理用藥常識,細致測量血壓,耐心答疑解惑,讓健康服務融入這段跨越歲月的交流,讓青春力量與民生溫度相互交融。
此次下岐村實踐之行,于筑夢健康實踐隊而言,是一場深刻的成長洗禮。隊員們在歷史回溯中,讀懂黨和國家改善民生的決心與擔當;在交流服務里,踐行“健康為民”的青春使命。通過活動,實踐隊不僅深入挖掘連家船民上岸這一時代故事的精神內涵,更以實際行動詮釋衛院學子關注民生、投身實踐的責任與熱忱。
未來,筑夢健康實踐隊將繼續秉持初心,以腳步丈量更多土地,以專業傳遞健康溫度,讓青春在傳承歷史、服務社會的實踐中,綻放更絢爛的光彩,為健康中國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青春動能,讓“筑夢健康”的信念,在時代前行中持續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