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正當時,青年助力譜新篇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發展綠色經濟,以科技之力助推生態文明發展,南京工程學院“秸合新膜力”鄉村振興促進團成員于2022年6月底至7月中旬,分別在浙江紹興、河南開封、徐州和連云港贛榆等地進行了“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我們的工作共分為三個階段,即以下內容:
①前期活動選址、布局以及規劃。通過前期充分的準備,力求達到最佳實踐效果。
②各個成員走進農民、深入農田進行調研,在發現問題的基礎上利用所學向農民推廣可降解地膜,并因地制宜設計地膜,力求可降解地膜深入千家萬戶。
③團隊成員進行線上推廣,積極在各大平臺投稿宣傳。借助互聯網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的優勢向社會傳播可降解思想,助力美麗中國建設!
作為鄉村振興促進團,團隊成員來到各地的農業科學研究院進行調研學習。在實踐過程中與當地農民接觸交流后發現,雖然國家積極倡導可降解地膜的使用,但仍有許多農場、農民因成本原因,依舊使用不可降解地膜,農田存在留有大量殘膜等危害土地質量的問題。因此,團隊結合復合材料及高分子材料的專業背景,以可降解產品技術為切入點,幫助農民和當地政府對農用塑料制品進行回收、分類、處理。此外,在各個農場、農科所開展公益講座,向農民普及可降解知識以及不可降解地膜的危害等。
團隊自主研發了秸稈填充可降解地膜并衍生出三項核心技術,從農民手中收購秸稈后,經過填充制膜售賣給農民,農民直接享受到秸稈填充地膜帶來的增產增收,取之于農、用之于農,并已在多地證實模式持續可復制,真正的實現了模式助農,降低地膜成本的同時提高了地膜質量,無毒無害無污染實現全降解。團隊帶著地膜產品,來到各地,通過實地調研、土壤檢測,了解當地土壤及環境情況,因地制宜地為各個實踐地設計最合適的地膜,助力綠色環境的同時也幫助當地農民實現了作物增產,受到了當地農民、農場、政府的高度贊揚。
本次實踐中,我們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幫助農民和當地政府提高生產效率,減少農業污染,推動環保事業,助力鄉村振興。正可謂“鄉村振興正當時,青年助力譜新篇”!
作者:郝士杰 來源:南京工程學院”秸合新膜力“鄉村振興促進團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山西大學生讓非遺技藝年輕態
- 5月16日,2025山西省大學生“非遺正青春”校園演說大賽特色節目展演在山西大學音樂廳圓滿落幕。
- 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