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家鄉亳州,一座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名城,不僅擁有豐富的人文景觀,其美食更是獨具魅力,承載著濃濃的鄉情。1月26日安徽工業大學實踐隊員返家鄉文化傳承團團方子衿深入探尋亳州美食,從街頭小吃到餐廳佳肴,感受家鄉味道的獨特韻味與變遷。
二、亳州美食巡禮
1. 特色早餐:撒湯是亳州早餐的靈魂。以老母雞、豬骨等長時間熬制湯底,加入麥仁等食材,食用時淋上蛋液,撒上胡椒、香菜等。入口鮮香醇厚,胡椒的辛辣恰到好處地喚醒味蕾,一碗下肚,全身舒暢。牛肉饃也是必嘗美食,酥脆的外皮裹著滿滿的牛肉餡料,香酥可口,肉香四溢。
2. 街頭小吃:亳州涼皮獨具特色,不同于其他地方。涼皮口感爽滑勁道,搭配芝麻醬、辣椒油、醋、蒜汁等調料,再佐以黃瓜絲、豆芽等配菜。芝麻醬的醇厚與辣椒油的香辣完美融合,每一口都酸辣過癮。還有油炸饃,外酥里嫩的饃夾上各種鹵制的串菜,刷上特制醬料,豐富的口感令人欲罷不能。
3. 傳統名菜:曹操雞相傳為曹操喜愛的菜肴。選用當地優質雞肉,經宰殺整型、腌漬入味后,油炸至金黃,再放入多種香料鹵制。成品色澤紅潤,肉爛骨酥,味道濃郁,兼具香、辣、鮮等多種滋味。亳州烤鴨也毫不遜色,皮脆肉嫩,肥而不膩,搭配特制的鹵汁,別有一番風味。
4. 甜品糕點:亳州的苔干月餅是特色傳統糕點。以苔干為餡料,苔干的清香與月餅皮的軟糯香甜相結合,口感獨特,甜而不膩,是中秋佳節備受歡迎的點心 。此外,麻片糖也是兒時的甜蜜回憶,薄薄的片狀糖體,表面沾滿芝麻,香甜酥脆,咬一口“嘎吱”作響。
三、美食背后的文化
亳州美食深受當地歷史文化、地理環境的影響。中藥材資源豐富,許多菜肴在烹飪中會巧妙運用中藥材調味或養生,如撒湯中的胡椒等香料不僅增添風味,還具有驅寒保暖的功效。亳州作為交通要道和商業重鎮,飲食文化在交流融合中不斷發展創新,形成兼容并蓄的特色。
四、現狀與發展
如今,亳州的美食市場呈現出傳統與現代交融的景象。一方面,許多老字號堅守傳統工藝,如一些經營撒湯、牛肉饃的老店,憑借多年口碑吸引大量食客;另一方面,新興餐廳不斷涌現,在保留傳統風味基礎上進行創新,如推出融合亳州特色食材與新烹飪方式的創意菜品。然而,部分傳統美食制作工藝面臨傳承難題,年輕一代愿意學習的較少。同時,亳州美食在品牌推廣、產業化發展方面還有提升空間,需要進一步挖掘潛力,擴大影響力。
五、結論
此次返家鄉對亳州美食的探尋,讓我重新領略家鄉味道的魅力。每一道美食都承載著家鄉的記憶、文化與情感。希望亳州美食在傳承中創新發展,讓更多人了解、喜愛這獨具特色的家鄉味道,讓亳州美食文化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
通訊員 方子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