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心系農情社會實踐隊的鄉村能源社會實踐項目,于我而言,是一次意義非凡的經歷,它如同一扇窗,讓我窺見鄉村能源世界的真實模樣,也讓我對鄉村發展有了更為深刻的感悟。2025年1月20日,我們踏上了這片充滿希望與挑戰的土地——山東省煙臺市的各個鄉村。作為社會實踐隊的一員,我懷揣著緊張與期待,深知此次任務的重要性。每一步的丈量,都讓我愈發靠近鄉村能源的真相。
深入農戶家中,與他們面對面交流的場景,至今仍歷歷在目。農戶們質樸而真實的話語,像一聲聲警鐘,敲響在我心頭。“液化氣罐換氣太頻繁,價格還不穩定,心里總不踏實。”一位大媽無奈地訴說著。“太陽能路燈看著好,可光照不足時,晚上出門都得小心翼翼。”大爺的話語里滿是擔憂。而偏遠山區的農戶面臨的困境更為嚴峻,生物質能源運輸艱難,電力設備老化頻繁跳閘。還有農戶苦惱地說:“新型取暖設備太復雜,說明書根本看不懂,也沒人能教。”這些話語,無不透露著農戶們在能源使用上的無奈與困境,讓我真切地感受到鄉村能源問題的復雜性與緊迫性。那一刻,我深刻意識到,我們所做的調研,不僅僅是一項任務,更是承載著農戶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圖為實踐隊隊員和農戶的對話。杜嘉潤 攝
在實踐過程中,我看到了鄉村能源消費結構的獨特畫卷。傳統生物質能源如薪柴、秸稈,在部分鄉村依舊占據著重要地位。山區的農戶們用薪柴做飯、秸稈取暖,這不僅是因為傳統能源獲取成本低,更是長期生活習慣的延續。然而,時代的發展也在悄然改變著鄉村的能源格局。隨著鄉村經濟的進步和基礎設施的完善,現代能源開始在鄉村嶄露頭角。在煙臺市的部分鄉村,電力普及率近乎100%,各種電器的普及讓電力在生活能源消費中的占比不斷攀升。靠近城鎮、交通便利的鄉村,液化氣的使用較為普遍。而太陽能熱水器、沼氣池等清潔能源設施,雖目前占比不大,但增長趨勢明顯,宛如星星之火,正蓄勢成燎原之勢。
圖為農戶房頂的光伏板。杜嘉潤 攝
農戶在能源選擇上,受到多種因素的驅動。經濟因素無疑是關鍵的一環。對于大多數農戶來說,收入水平直接決定了他們的能源消費方向。能源支出是家庭日常開銷的重要部分,因此價格低廉的傳統能源成為了不少低收入家庭的首選。這讓我明白,改善鄉村能源結構,不能忽視經濟因素,必須找到讓農戶既能負擔得起,又能滿足需求的能源解決方案。能源供應的穩定性和便捷性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偏遠地區,電力供應不穩定,停電時常發生,嚴重影響了農戶的生活,使得他們對電力的依賴程度降低。而在交通不便的山區,液化氣配送困難,農戶們更傾向于使用本地容易獲取的傳統能源。相反,在交通便利、能源供應充足的鄉村,現代能源因其高效、清潔、便捷的特點,備受農戶歡迎。此外,隨著環保宣傳的不斷深入,農戶的環保意識逐漸增強。不少農戶表示,若經濟條件允許,他們更愿意選擇清潔能源,為保護環境貢獻一份力量。政府的政策引導和村里的宣傳教育,也在推動農戶接受清潔能源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一些開展過清潔能源推廣活動的鄉村,農戶對太陽能、沼氣等清潔能源的了解和接受程度明顯提高。
圖為垃圾分類示意圖。李珂 攝
當地鄉村政府對未來能源發展的規劃,讓我看到了鄉村能源的光明前景。建設清潔能源設施、升級農村電網、鋪設天然氣管道,推廣太陽能、風能發電等新能源種類,設立補貼資金支持農戶安裝清潔能源設備,這一系列舉措,彰顯了政府改善鄉村能源狀況的堅定決心。加強對農戶的技術培訓,通過線上線下兩種渠道,發放簡單易懂的宣傳手冊并輔以現場演示,幫助村民輕松掌握新能源的使用方法與技巧。鼓勵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合作,研發價格便宜、操作簡單、性能穩定的清潔能源設備,以滿足農戶的需求。建立完善的農村能源服務網絡,在每個鄉鎮設立能源服務站,安排專業人員為農戶提供設備安裝、維修、保養等一系列服務,并搭建能源信息平臺,及時發布能源價格、政策、技術等消息,幫助農戶更好地選擇能源。這每一項規劃,都細致入微,涵蓋了鄉村能源發展的各個方面,讓我對鄉村能源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這次實踐,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次學術研究,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鄉村能源問題緊密關聯著農戶的生計與鄉村的發展。每一個能源選擇的背后,都承載著農戶對生活的考量;每一項能源困境,都制約著鄉村前進的腳步。我們實踐隊員的努力,雖然渺小,但我們希望能像點點微光,為鄉村能源的優化升級照亮方向。在與農戶交流的過程中,我看到了他們對更好生活的渴望,對穩定、清潔、便捷能源的期盼。這讓我深感責任重大,我們的調研成果,或許就能成為改善他們生活的契機。當我們整理數據、分析報告時,每一個字、每一個結論,都承載著鄉村的未來。
此次實踐,還讓我深刻體會到團隊協作的力量。來自不同地方的我們,為了共同的目標,在鄉村的土地上揮灑汗水。我們相互支持、相互鼓勵,共同克服調研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這份情誼,這段為鄉村發展攜手努力的經歷,無疑將成為我人生中最為寶貴的財富。
青春的我們,用腳步丈量鄉村,用智慧賦能鄉村。這次實踐,是我們青春的印記,是我們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的起點。未來,我渴望能有更多機會深入鄉村,關注民生,用所學知識為鄉村發展添磚加瓦。我堅信,只要我們共同努力,鄉村能源的明天必將更加美好,鄉村的未來必將充滿希望。讓我們攜手共進,以青春之筆,繪就鄉村能源的嶄新篇章。(通訊員 杜嘉潤)
圖為社會實踐隊隊員集體合照。李珂 攝